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缓释微量金属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引言第12页
   ·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第12-15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来源以及处理方式第12-13页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简介第13-14页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第14页
     ·微量金属元素对厌氧微生物的影响第14-15页
   ·生物陶粒的研究第15-16页
     ·生物陶粒的概述第15-16页
     ·污泥陶粒的提出及应用情况第16页
   ·污泥的处理第16-17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免烧陶粒强度的影响研究第18-26页
   ·引言第18页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第18-19页
     ·实验仪器第18-19页
     ·实验药品第19页
   ·免烧陶粒的制备方法第19-20页
     ·陶粒制备过程第19页
     ·陶粒性能的测试第19-20页
   ·单因素陶粒强度实验第20-25页
     ·污泥投加量对陶粒强度的影响第20-21页
     ·污泥煅烧温度对陶粒强度的影响第21-23页
     ·离子投加量对陶粒强度的影响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污泥对 Ni~(2+)、Cu~(2+)的吸附研究第26-40页
   ·引言第26页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第26-27页
     ·实验仪器第26-27页
     ·实验试剂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30页
     ·污泥的预处理方法第27页
     ·污泥的改性方法第27-28页
     ·金属离子的测定方法第28-29页
     ·吸附剂的吸附实验方法第29-30页
   ·标准曲线第30-31页
     ·Ni~(2+)标准曲线第30页
     ·Cu~(2+)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0-31页
   ·污泥对微量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第31-39页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31-32页
     ·污泥对金属离子吸附动力学第32-34页
     ·初始浓度对污泥吸附的影响第34-36页
     ·不同投加量改性污泥和普通污泥吸附对比第36-37页
     ·改性污泥和普通污泥吸附时间对比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缓释陶粒对 Ni~(2+)、Cu~(2+)释放的研究第40-61页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第40页
     ·实验仪器第40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40页
   ·实验方法第40-42页
     ·污泥的释放第40-41页
     ·负载金属离子陶粒的累积释放第41页
     ·负载金属离子陶粒的换水释放第41页
     ·不同温度下负载金属离子陶粒的释放实验第41页
     ·不同陶粒投加量对释放的影响实验第41-42页
     ·不同微量元素负载量对陶粒释放的影响实验第42页
   ·释放动力学模型第42-43页
     ·零级动力学方程第42页
     ·一级动力学方程第42-43页
     ·Weibull 方程第43页
   ·负载金属离子的污泥吸附剂对 Ni~(2+)、Cu~(2+)的释放研究第43-46页
     ·负载 Ni~(2+)离子的污泥对 Ni~(2+)离子的释放第43-44页
     ·负载 Cu~(2+)离子的污泥对 Cu~(2+)离子的释放第44-46页
   ·负载 NI~(2+)离子的污泥和改性污泥陶粒对 NI~(2+)的释放研究第46-52页
     ·负载 Ni~(2+)离子污泥陶粒和改性污泥陶粒对 Ni~(2+)离子的释放第46-48页
     ·负载 Ni~(2+)污泥和改性污泥的不断换水释放实验第48-50页
     ·不同温度对陶粒释放 Ni~(2+)离子的影响实验第50-51页
     ·不同陶粒投加量对陶粒释放 Ni~(2+)离子的影响实验第51-52页
   ·负载 CU~(2+)离子的污泥和改性污泥陶粒对 CU~(2+)的释放研究第52-58页
     ·负载 Cu~(2+)离子污泥和改性污泥陶粒对 Cu~(2+)离子的释放第52-54页
     ·负载 Cu~(2+)污泥和改性污泥的不断换水释放实验第54-56页
     ·不同温度对陶粒释放 Cu~(2+)离子的影响实验第56-57页
     ·不同陶粒投加量对陶粒释放 Cu~(2+)离子的影响实验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结论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印迹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甲基丙烯酸废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