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播音主持创作要素和有声语言表达概况 | 第13-21页 |
·播音主持创作的要素 | 第13页 |
·我国播音主持创作主体有声语言的开端和表达样式特点 | 第13-16页 |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的开端 | 第13-15页 |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有声语言表达样式特点 | 第15-16页 |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有声语言独特性表现 | 第16-17页 |
·语言不可缺的调味剂——幽默 | 第16页 |
·与受众间的零距离沟通——坦诚、平实 | 第16页 |
·触动受众心灵的弦音——煽情 | 第16-17页 |
·我国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普通话不规范,语音问题严重 | 第17-18页 |
·语言表达不清晰,口头语较多 | 第18页 |
·口误频发,滥用字词 | 第18-21页 |
3.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的语速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5页 |
·语速的基本概念 | 第21页 |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的语速 | 第21-25页 |
·广播播音员的语速 | 第22-23页 |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速 | 第23-24页 |
·平均语速和正常语速 | 第24-25页 |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语速影响因素 | 第25-35页 |
·心理因素 | 第25-26页 |
·生理因素 | 第26-27页 |
·时间因素 | 第27-28页 |
·空间因素 | 第28-35页 |
4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语速的传达效果分析 | 第35-51页 |
·有声语言表达是适度语速的前提 | 第35-39页 |
·内部技巧和语速的关系 | 第35-38页 |
·外部技巧和语速的关系 | 第38-39页 |
·受众是有声语言传播者语速的评判师 | 第39-42页 |
·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 | 第40-41页 |
·受众的接受能力 | 第41页 |
·受众的接受效果 | 第41-42页 |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的语速与节目内容要和谐统一 | 第42-46页 |
·节目内容与语速的关系 | 第43-44页 |
·节目内容对语速的影响 | 第44-46页 |
·不同语境下语速特点的比较分析 | 第46-51页 |
·语境与语速的联系 | 第46-47页 |
·不同节目类型对语速影响 | 第47-51页 |
5.播音主持创作主体语速问题的对策及趋势 | 第51-5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过度提速 | 第51-52页 |
·语速与有声语言外部技巧失衡 | 第52页 |
·缺乏有声语言美感 | 第52-53页 |
·应对语速问题的策略 | 第53-54页 |
·用心吐字,用爱归音 | 第53页 |
·绕口令练习 | 第53页 |
·朗读控制语速法 | 第53-54页 |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语速的教学培养目标 | 第54-56页 |
·依据有声语言表达技巧调节语速 | 第54页 |
·依据节目内容确定语速 | 第54-55页 |
·依据题材把握语速 | 第55-56页 |
·有声语言表达方式中语速发展趋势 | 第56-59页 |
6.结合自身气象节目实践谈播音主持创作主体的语速 | 第59-71页 |
·央广都市之声《TOP 气象馆》主播语速的分析 | 第59-63页 |
·《TOP 气象馆》概况及受众定位 | 第59-61页 |
·《TOP 气象馆》播音员语速的实践 | 第61-62页 |
·同一节目不同播出时间段语速对比 | 第62-63页 |
·实践电视气象节目天气预报配音语速的分析 | 第63-68页 |
·CCTV—5《天气体育》概况、受众定位及实践 | 第63-65页 |
·中国教育电视台《校园天气》概况、受众定位及实践 | 第65-66页 |
·《天气新闻》天气预报概况、受众定位及实践 | 第66-67页 |
·同一节目内容不同栏目定位播报语速对比 | 第67-68页 |
·受众反馈和评价 | 第68-71页 |
7.结论 | 第71-73页 |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