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县春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模型和参数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前言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测土配方施肥原理 | 第11-15页 |
第2章 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 | 第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拟解决的关键 | 第15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数据分析及小结 | 第15-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实验方案 | 第17页 |
·数据分析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试验方案 | 第19-2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施用方法和用量 | 第20-21页 |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1-23页 |
·样品采集 | 第21页 |
·样品测定方法 | 第21-23页 |
第4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影响 | 第23-29页 |
·春小麦产量 | 第23-25页 |
·春小麦籽粒养分含量 | 第25-26页 |
·春小麦植株养分含量 | 第26-27页 |
·春小麦地上部分养分吸收量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第5章 巴里坤县春小麦肥料效应函数 | 第29-47页 |
·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模型 | 第29-33页 |
·大河镇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 第29-30页 |
·奎苏镇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 第30页 |
·石人子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 第30-31页 |
·花园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 第31-33页 |
·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模型 | 第33-38页 |
·大河镇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 第34-35页 |
·奎苏镇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 第35-36页 |
·石人子乡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 第36-37页 |
·花园乡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 第37-38页 |
·最大及最佳产量施肥量方程组 | 第38-44页 |
·大河镇最大及最佳产量施肥量方程组 | 第39-41页 |
·奎苏镇最大及最佳产量施肥量方程组 | 第41-42页 |
·石人子乡最大及最佳产量施肥量方程组 | 第42-43页 |
·花园乡最大及最佳产量施肥量方程组 | 第43-44页 |
·最大及最佳产量施肥量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6章 巴里坤县春小麦养分平衡配方施肥 | 第47-55页 |
·养分平衡法相关参数 | 第47页 |
·巴里坤县春小麦养分平衡配方施肥法参数 | 第47-54页 |
·目标产量 | 第47-48页 |
·春小麦 100kg 产量所需养分量 | 第48-49页 |
·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 第49-53页 |
·肥料利用率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