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9页 |
| ·新杨海兰蛋鸡 | 第9-10页 |
| ·动物育种方法 | 第10-12页 |
| ·常规育种 | 第10-11页 |
| ·分子育种方法 | 第11-12页 |
| ·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候选基因法 | 第12页 |
| ·全基因组扫描 | 第12-13页 |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法 | 第13-14页 |
| ·蛋鸡繁殖相关基因 | 第14-17页 |
| ·催乳素基因 | 第14-15页 |
| ·卵细胞卵黄生成受体基因 | 第15-16页 |
| ·卵(类粘蛋白)抑制剂基因 | 第16页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7-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1页 |
| ·试验材料 | 第19-22页 |
|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 ·主要试剂药品 | 第20-21页 |
|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和互联网资源 | 第21-22页 |
| ·主要实验方法 | 第22-29页 |
| ·生产性状的记录及其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实验流程及步骤 | 第22-29页 |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 第29页 |
| ·基因多态位点与产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 ·基因组 DNA 质量的检测 | 第31页 |
| ·PRL 基因 PRO2 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1-33页 |
| ·PRL pro2 多态片段 PCR 扩增结果 | 第31-32页 |
| ·PRL pro2 多态片段扩增结果分析 | 第32页 |
| ·PRL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32页 |
| ·PRLpro2 插入/缺失多态片段 PCR 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 | 第32页 |
| ·PRLpro2 插入/缺失多态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2-33页 |
| ·OVR 基因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3-36页 |
| ·OVR 基因片段扩增结果 | 第33-34页 |
| ·OVR 基因片段 PCR-RFLP 结果分析 | 第34页 |
| ·OVR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34-35页 |
| ·OVR 基因片段 PCR 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 | 第35页 |
| ·OVR 基因 T/G 多态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5-36页 |
| ·OIH 基因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6-37页 |
| ·OIH 基因片段扩增结果 | 第36页 |
| ·OIH 基因片段 PCR-RFLP 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OIH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37页 |
| ·OIH 基因片段 PCR 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 | 第37页 |
| ·OIH 基因 C/T 多态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7页 |
| ·GNRHR 基因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7-38页 |
| ·PRL、OVR、OIH 基因的多基因效应分析 | 第38-39页 |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