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巷道压力论文

下伏煤层开采前后上覆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1 绪论第13-31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地应力研究现状第15-20页
     ·国外地应力测量的发展第15-17页
     ·我国地应力测量的发展第17-20页
   ·深井巷道围岩松动圈及支护研究现状第20-27页
     ·深井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研究现状第20-21页
     ·深井巷道支护理论研究现状第21页
     ·深井巷道支护理论研究第21-25页
     ·国内外深井巷道支护技术发展现状第25-27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9页
   ·研究路线第29-31页
2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测量方法第31-45页
   ·地应力的成因第31-32页
   ·地应力分布的基本特征第32-37页
     ·不同时间和空间地应力之间的关系第33-34页
     ·垂直应力大致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第34-35页
     ·垂直应力普遍小于水平应力第35-36页
     ·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和深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第36页
     ·平均水平主应力和垂直应力的关系第36-37页
     ·其他地应力分布特征第37页
   ·地应力测量方法及其原理第37-43页
     ·直接测量法第38-41页
     ·间接测量法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3 巷道围岩应力监测第45-61页
   ·测量区域概况第45页
   ·测点布置第45-46页
   ·围岩应力测量所需仪器第46-48页
     ·空心包体应力计第46-47页
     ·SDX水平定向仪第47页
     ·KBJ-12型矿用智能数字应变仪第47-48页
     ·传感器围压率定机第48页
   ·测量原理第48-50页
     ·建立观测值方程组第48-49页
     ·运用最小二乘法求应力分量第49-50页
     ·求解主应力的大小及方向第50页
   ·测量步骤第50-51页
   ·围岩应力现场测试及数据分析第51-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淮南潘三矿巷道变形及围岩松动圈测量第61-71页
   ·项目工程简况第61-62页
   ·现场施工支护情况第62-63页
   ·巷道变形监测第63-70页
     ·收敛变形监测原理及测量步骤第63-64页
     ·围岩体松动范围监测原理及步骤第64-65页
     ·监测结果及分析第65-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高抽巷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第71-77页
   ·17101(3)高抽巷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第71-72页
   ·17101(3)高抽巷数值模拟计算与结果分析第72-75页
   ·17101(3)高抽巷围岩应力变化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5-7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结论第77页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7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矿用电机车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深厚钙质粘土层冻结温度场发展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