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简介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8页 |
| ·SAHN 蛋白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SAHN 作用底物 | 第16-20页 |
| ·SAH 的分解代谢 | 第17-18页 |
| ·MTA 和 5′dADO 的代谢循环 | 第18-19页 |
| ·MTA、SAH 和 5′dADO 积累对生物代谢的影响 | 第19-20页 |
| ·SAHN 在群体感应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 ·群体感应 | 第20-22页 |
| ·SAHN 参与群体感应 | 第22-23页 |
| ·SAHN 作为新型抗菌药物作用靶点 | 第23-27页 |
|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第23-24页 |
| ·SAHN 成为抗菌药物新靶点 | 第24-25页 |
| ·抑制 SAHN 对细胞分裂的影响 | 第25页 |
| ·SAHN 靶点药物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 ·展望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重组大肠杆菌 SAHN 蛋白的表达 | 第28-48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40页 |
| ·目的基因的选择 | 第29页 |
| ·PCR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9-30页 |
| ·sahn 目的基因的获取 | 第30-31页 |
| ·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31-33页 |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7页 |
| ·SAHN 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37-38页 |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8-39页 |
|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 SAHN 蛋白浓度 | 第39-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分析 | 第40-43页 |
| ·菌落平板图分析 | 第43页 |
|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45页 |
|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浓度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 LuxS 蛋白的表达 | 第48-6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8-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3页 |
| ·枯草芽孢杆菌 luxS 基因的克隆 | 第49-51页 |
| ·pET-28a-LuxS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 ·LuxS 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52页 |
| ·AI-2 活性测定 | 第52-5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分析 | 第53-55页 |
| ·菌落平板图分析 | 第55-56页 |
|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56-58页 |
| ·LuxS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58页 |
| ·LuxS 浓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58页 |
| ·LuxS 活性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SAHN 蛋白的酶偶联分析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表征 | 第60-64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60-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页 |
| ·酶偶联分析检测技术 | 第61页 |
| ·建立酶偶联反应体系 | 第6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 ·基于重组 SAHN 和黄嘌呤氧化酶的酶偶联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1-62页 |
| ·SAHN 酶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SAHN 酶促反应最适条件分析 | 第64-68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64页 |
|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 ·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第6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 ·温度对酶促反应影响的分析 | 第65-66页 |
| ·pH 对酶促反应影响的分析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综述 | 第74-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