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概述 | 第9-18页 |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 第9-12页 |
一、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含义 | 第9-10页 |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特征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一、 国家责任论 | 第12-13页 |
二、 社会福利论 | 第13页 |
三、 社会契约论 | 第13-14页 |
四、 公平正义论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价值 | 第15-18页 |
一、 实现公平正义 | 第15-16页 |
二、 均衡人权保障 | 第16页 |
三、 维护法律权威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现状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我国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上的立法探索 | 第18-20页 |
一、 山东省淄博市关于刑事被害人制度的规定 | 第19页 |
二、 江苏省无锡市关于刑事被害人制度的规定 | 第19页 |
三、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刑事被害人制度的规定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一、 缺乏统一的立法 | 第21-22页 |
二、 各地实施机构不统一 | 第22页 |
三、 经费来源得不到保障 | 第22-23页 |
四、 救助启动时间明显滞后 | 第23页 |
五、 救助功能明显偏离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完善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一、 公平正义原则 | 第25页 |
二、 及时补偿原则 | 第25-26页 |
三、 救助为辅原则 | 第26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26-34页 |
一、 救助对象和范围 | 第26-28页 |
二、 救助标准 | 第28-29页 |
三、 救助资金的运作 | 第29-31页 |
四、 裁定机构及救助程序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