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论文--中国艺术论文--艺术史、艺术思想史论文

不朽的“丰碑”--草原石人的地域文化特征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7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0-15页
  一、 从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第10-12页
   1、 有关著作第10-11页
   2、 有关期刊、论文第11-12页
  二、 从民俗学方面的研究第12-13页
  三、 从图像学方面的研究第13-14页
  四、 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关系的研究第14-15页
   1、 有关著作第14页
   2、 有关期刊、论文第14-15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草原石人的空间布局第17-27页
 第一节 地域的代言第17-20页
 第二节 符号下的宇宙观第20-24页
 第三节 空间排列方式第24-27页
第二章 草原石人的图式与内涵第27-46页
 第一节 草原石人与人面岩画第27-31页
  1、 岩画的局部扩大化第27-28页
  2、 与日崇拜的结合第28-31页
 第二节 草原石人与鹿石第31-37页
  1、 异中之同第31-34页
  2、 同中之异第34-37页
 第三节 草原石人与生殖崇拜第37-40页
 第四节 草原石人之间的图像分析和比较第40-46页
第三章 草原石人的象征意义第46-66页
 第一节 神灵的象征符号第46-51页
  1、 自然崇拜第46-48页
  2、 偶像崇拜第48-51页
 第二节 心理文化的象征符号第51-56页
  1、 民族心理第51-55页
  2、 情感的中介第55-56页
 第三节 时代民族的象征符号第56-66页
  1、 时代文化的符号第56-60页
  2、 民族文化符号第60-61页
  3、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第61-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语堂翻译作品的创造性叛逆
下一篇:论尹湛纳希艺术描写与创作追求--以《一层楼》的艺术描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