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 ·草甘膦简介 | 第8-10页 |
| ·草甘膦合成路线 | 第10-14页 |
| ·甘氨酸法 | 第10-11页 |
| ·亚氨基二乙酸法(IDA 法) | 第11-14页 |
| ·国内外制剂现状 | 第14-17页 |
| ·国外制剂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内制剂现状 | 第16-17页 |
| ·草甘膦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 ·色谱分析法 | 第18页 |
| ·化学分析法 | 第18页 |
| ·论文选题与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双甘膦合成工艺的优化 | 第20-33页 |
| ·试验试剂与设备 | 第20-21页 |
| ·亚氨基二乙酸(IDA)的合成工艺优化 | 第21-28页 |
| ·二乙醇胺法制备 IDA | 第21-25页 |
| ·反应原理及操作步骤 | 第21-22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2-24页 |
| ·本节小结 | 第24-25页 |
| ·亚氨基二乙腈法制备 IDA | 第25-28页 |
| ·反应原理及操作步骤 | 第25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5-27页 |
| ·本节小结 | 第27-28页 |
| ·双甘膦的合成工艺优化 | 第28-33页 |
| ·反应方程式及操作步骤 | 第28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8-32页 |
| ·亚氨基二乙酸浓度对收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三氯化磷滴加速度对收率的影响 | 第29页 |
| ·三氯化磷与亚氨基二乙酸钠的配比对收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三氯化磷滴加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甲醛与亚氨基二乙酸钠的比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1页 |
| ·甲醛滴加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本节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草甘膦合成工艺的优化 | 第33-47页 |
| ·试验试剂与设备 | 第33-34页 |
| ·双氧水氧化法合成草甘膦 | 第34-38页 |
| ·反应原理及操作步骤 | 第34-35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5-38页 |
| ·双甘膦与双氧水的比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5页 |
|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双氧水的滴加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6页 |
| ·保温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本节小结 | 第38页 |
| ·空气氧化法制备草甘膦 | 第38-42页 |
| ·反应方程式及操作步骤 | 第39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9-42页 |
| ·通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0页 |
| ·反应压力对验结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催化剂与双甘膦的投料配比的影响 | 第41页 |
| ·搅拌转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本节小结 | 第42页 |
| ·氧化改进实验(合成水剂) | 第42-47页 |
| ·改进方向 | 第43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3-46页 |
| ·双甘膦与双氧水的比例对收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 第44页 |
| ·双氧水的滴加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保温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 第45页 |
| ·搅拌速度对收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本节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50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亚氨基二乙酸(IDA)的合成工艺优化结论 | 第47页 |
| ·双甘膦合成工艺优化结论 | 第47页 |
| ·草甘膦合成工艺的优化结论 | 第47-48页 |
| ·氧化改进实验(合成水剂)结论 | 第48页 |
| ·展望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