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3页 |
·分散相液滴对气液传质速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增强因子 | 第13-14页 |
·分散相液滴对气液传质速率的影响 | 第14-18页 |
·分散相液滴增强气液传质机理 | 第18-21页 |
·传输机理 | 第18-19页 |
·渗透机理 | 第19-20页 |
·气泡覆盖机理 | 第20-21页 |
·分散相液滴增强气液传质模型研究进展 | 第21-31页 |
·均相模型 | 第22-25页 |
·非均相模型 | 第25-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本文工作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分散相液滴增强气液传质速率实验 | 第33-50页 |
·实验物系的选择 | 第33-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乳液制备及实验条件 | 第34-35页 |
·实验装置及操作 | 第35-36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6-40页 |
·相关物性参数 | 第36-37页 |
·增强因子计算 | 第37-38页 |
·纯水体系中液侧传质系数kl计算 | 第38-4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8页 |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 第40-43页 |
·丙烷吸收实验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分散相液滴增强气液传质的一维模型 | 第50-74页 |
·模型假设回顾 | 第50-53页 |
·传质路径 | 第50-51页 |
·传质膜层内液滴分布 | 第51-52页 |
·是否考虑气体组分在液滴内的传质阻力 | 第52页 |
·是否考虑乳液体系流体动力学影响 | 第52-53页 |
·模型建立 | 第53-65页 |
·一维非稳态非均相连续传质模型 | 第53-59页 |
·一维非稳态非均相并行传质模型 | 第59-65页 |
·模型验证 | 第65-73页 |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 第65-70页 |
·丙烷吸收实验 | 第70-72页 |
·验证文献数据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分散相液滴增强气液传质的三维模型 | 第74-113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三维模型 | 第75-79页 |
·三维非稳态非均相随机分布连续传质模型 | 第75-79页 |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求解复杂 PDES | 第79页 |
·模拟所用基本数据 | 第79-80页 |
·相关参数模拟 | 第80-111页 |
·液滴位置对传质的影响 | 第80-93页 |
·分散相相对扩散系数 Dr对传质的影响 | 第93-96页 |
·分配系数m 对传质的影响 | 第96-98页 |
·液滴直径对传质的影响 | 第98-100页 |
·大量液滴模拟 | 第100-111页 |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 章结论及建议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5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5-126页 |
附录 I 符号说明 | 第126-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