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应用概述 | 第9-11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 | 第9-10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0-11页 |
| ·基于 PC-Control 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 第11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2 袖衩机缝纫数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23页 |
| ·数控袖衩机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 第13-15页 |
| ·数控袖衩机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 ·自动缝纫模块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自动缝纫模块的技术参数 | 第15页 |
| ·袖衩机缝纫数控系统控制方案的选择 | 第15-16页 |
| ·数控系统硬件的选型 | 第16-21页 |
| ·IPC 选型 | 第16-17页 |
| ·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的选型 | 第17-18页 |
| ·PROFIBUS-DP 技术及 PCI PROFIBUS 总线接口卡的选型 | 第18-20页 |
| ·Profibus 总线耦合器和端子模块的选型 | 第20-21页 |
| ·缝纫设备数控系统硬件部分的连接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基于 TwinCAT 平台的数控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23-36页 |
| ·袖衩缝纫数控系统的运动控制 | 第23-27页 |
| ·四轴协同运动模型 | 第23-24页 |
| ·四轴运动控制方法分析 | 第24-26页 |
| ·袖衩缝纫数控系统的四轴运动控制方法 | 第26-27页 |
| ·袖衩数控缝纫轨迹及针距插补分析 | 第27-29页 |
| ·基于 TwinCAT 环境的缝纫数控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9-35页 |
| ·TwinCAT 工控软件平台 | 第29-32页 |
| ·袖衩机缝纫数控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的划分 | 第32-34页 |
| ·袖衩机缝纫数控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案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基于 TwinCAT 环境的缝纫数控系统下位机的设计 | 第36-46页 |
| ·软 PLC 技术及 TwinCAT PLC 环境 | 第36-38页 |
| ·软 PLC 技术 | 第36页 |
| ·缝纫系统的控制平台 TwinCAT PLC | 第36-37页 |
| ·TwinCAT PLC 开发环境 | 第37-38页 |
| ·缝纫系统 PLC I/O 变量的定义及程序的编译 | 第38-40页 |
| ·TwinCAT System Manager 系统 | 第40-45页 |
| ·缝纫数控目标系统的配置 | 第40-41页 |
| ·缝纫系统中 I/O 设备的组态 | 第41-42页 |
| ·缝纫数控系统 PLC 程序项目的组态 | 第42-43页 |
| ·PLC 变量与 I/O 的映射 | 第43-44页 |
| ·TwinCAT I/O 组态缝纫数控系统中的 Profibus 网络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基于 VC++的缝纫数控系统上位机管理软件的开发 | 第46-54页 |
| ·基于 VC++的缝纫数控系统上位机软件开发介绍 | 第46-47页 |
| ·缝纫数控系统的上位机管理软件的开发工具 | 第46页 |
| ·缝纫数控系统上位机管理软件功能模块的划分 | 第46-47页 |
| ·VC++与 TwinCAT 通讯接口的实现 | 第47-48页 |
| ·通讯的接口文件 | 第47页 |
| ·通讯接口的实现 | 第47-48页 |
| ·缝纫数控系统的上位机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8-50页 |
| ·初始化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8-49页 |
| ·上位机软件与 TwinCAT PLC 的通讯函数 | 第49页 |
| ·参数设置模块的实现 | 第49-50页 |
| ·系统参数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50页 |
| ·缝纫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 ·总结 | 第54页 |
| ·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