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乌桕实生苗培育及耐盐抗旱生理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木本植物耐盐抗旱生理研究进展第12-36页
   ·木本植物耐盐生理研究进展第12-23页
     ·盐碱土主要成分第12页
     ·盐害对木本植物的影响第12-17页
     ·植物耐盐途径第17-18页
     ·植物耐盐生理基础第18-21页
     ·耐盐植物的选育第21-23页
   ·木本植物抗旱生理研究进展第23-27页
     ·林木的抗旱性结构第23-24页
     ·林木主要生理过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第24-25页
     ·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第25-27页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6页
第二章 乌桕研究综述第36-47页
   ·乌桕树的基本特性第36-41页
     ·形态特征第36页
     ·基本生态学习性第36-38页
     ·经济价值第38-39页
     ·药用价值第39-40页
     ·木材特性第40页
     ·园林用途第40-41页
   ·乌桕人工林培育研究第41-44页
     ·品种选育第41页
     ·播种育苗第41-42页
     ·无性繁殖第42页
     ·人工林栽培第42-43页
     ·生态学习性第43-44页
   ·讨论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第三章 乌桕种子形态的地理变异第47-56页
   ·引言第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7页
     ·实验材料第47页
     ·测定方法第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不同种源种子性状指标的变化第47-52页
     ·同一种源不同家系种子性状指标的变化第52页
     ·种子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第52-53页
     ·种子性状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53-54页
   ·主要结论第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第四章 乌桕一年生播种苗生长动态第56-64页
   ·引言第56页
   ·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56页
     ·观测方法第56-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1页
     ·苗高年生长规律第57-59页
     ·地径年生长规律第59-60页
     ·单株生物量的年变化第60-61页
     ·茎、根与单株生物量的相关分析第61页
   ·乌桕苗期生长特点与培育措施第61-62页
   ·小结与讨论第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第五章 海水浸淹对乌桕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4-77页
   ·引言第64页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结果与分析第65-72页
     ·海水浸淹对不同种源乌桕幼苗生长的影响第65-67页
     ·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7-72页
   ·结论与讨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六章 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无机离子分配的影响第77-86页
   ·引言第77页
   ·材料与方法第77-78页
     ·材料与处理第77页
     ·测定方法第77-78页
   ·结果与分析第78-83页
     ·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根茎叶离子分布的影响第78-82页
     ·海水浸淹下乌桕幼苗根茎叶离子比 K~+Na~+、Ca~(2+)Na~+、Mg~(2+)/Na~(2+)和Na+/(K~+Na++Ca~(2+)+Mg~(2+))]的变化第82页
     ·乌桕幼苗根茎叶 4 种离子〔 K~+Na~+Ca~(2+)+Mg~(2+)〕含量相关矩阵第82-83页
   ·结论与讨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七章 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86-94页
   ·引言第86页
   ·材料与方法第86-87页
     ·供试材料与处理第86页
     ·测定方法第86-87页
   ·结果与分析第87-91页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净光合速率 (Pn)的影响第87页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气孔导度( Gs)的影响第87-88页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胞间 CO_2浓度的影响第88页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蒸腾速率( Tr)的影响第88页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88-91页
     ·光合参数与叶绿素指标的相关分析第91页
   ·结论与讨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4页
第八章 乌桕种源耐海水胁迫的综合评价第94-104页
   ·引言第94页
   ·植物抗性常用评价方法概述第94-95页
   ·海水胁迫下乌桕不同种源抗性的综合评价第95-100页
     ·材料方法第95页
     ·结果分析第95-100页
   ·结论与讨论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4页
第九章 盐胁迫下乌桕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第104-114页
   ·引言第104页
   ·材料与方法第104-105页
     ·材料处理第104页
     ·样品制备第104-105页
   ·结果分析第105-106页
     ·乌桕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第105页
     ·乌桕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第105页
     ·乌桕细胞核及液泡的超微结构第105-106页
   ·讨论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附图第109-114页
第十章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第114-124页
   ·引言第114页
   ·材料与方法第114-115页
     ·材料及试验设计第114-115页
     ·测定方法第115页
   ·结果与分析第115-120页
     ·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及植株外形上的变化第115页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叶片相对水分含量( RWC)的影响第115-116页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两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116-117页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几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117-118页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丙二醛 (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影响第118-119页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净光合作用速率( Pn)的影响第119-120页
     ·乌桕 5 种源抗旱性的初步评判第120页
   ·结论与讨论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4页
第十一章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124-133页
   ·引言第124页
   ·材料与方法第124-125页
     ·材料及试验设计第124页
     ·指标测定与分析第124-125页
   ·结果与分析第125-129页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第125-127页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27-129页
     ·干旱胁迫下光合参数与光合色素指标的相关分析第129页
   ·讨论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3页
第十二章 主要结论、研究特色与展望第133-138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33-134页
   ·研究特色第134-135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135页
   ·展望第135-138页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学术论文第138-139页
摘要第139-140页
Abstract第140-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桉树杂种无性系纸浆材性状的遗传与环境效应研究
下一篇:ING4通过NF-κB/miR-155/FOXO3a途径抑制肝癌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