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口蹄疫概述 | 第10页 |
·我国A型FMD流行及变异 | 第10-11页 |
·种毒筛选及疫苗研制 | 第11-12页 |
·FMD疫苗改善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口蹄疫病毒A型SAP突变毒株构建、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检测 | 第14-27页 |
摘要 | 第14页 |
·试验材料 | 第14-15页 |
·质粒和细胞系 | 第14-15页 |
·载体与主要试剂 | 第15页 |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第15页 |
·试验器材 | 第15页 |
·试验方法 | 第15-22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5页 |
·L基因SAP区域突变 | 第15-18页 |
·含有SAP突变的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18-19页 |
·重组病毒的拯救 | 第19页 |
·拯救病毒的鉴定 | 第19-21页 |
·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21-22页 |
·试验结果 | 第22-25页 |
·重组质粒PCD-OL的鉴定 | 第22页 |
·含有SAP突变质粒的鉴定 | 第22-23页 |
·重组病毒的拯救 | 第23页 |
·拯救病毒的鉴定 | 第23-24页 |
·拯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RA-WT和RA-MSAP对猪致病性差异分析 | 第27-33页 |
摘要 | 第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毒株和试验动物 | 第27-28页 |
·试验试剂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页 |
·攻毒方案 | 第2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毒症和鼻试子核酸含量 | 第28页 |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 第28页 |
·试验结果 | 第28-31页 |
·攻毒后体温测定以及临床症状记录结果 | 第28-29页 |
·血毒症和鼻试子核酸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攻毒后抗体水平结果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RA-WT和RA-MSAP免疫应答差异分析 | 第33-42页 |
摘要 | 第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毒株和佐剂 | 第33页 |
·抗体及试剂盒 | 第33-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抗原量的确定以及灭活疫苗制备 | 第34页 |
·A型口蹄疫阴性猪的筛选 | 第34页 |
·免疫方案 | 第34-35页 |
·免疫后淋巴细胞亚群分化测定 | 第35-36页 |
·攻毒试验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RA-MSAP毒株与RA-WT毒株肌肉注射猪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 第36页 |
·RA-MSAP灭活疫苗和RA-WT灭活疫苗免疫猪的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RA-MSAP毒株与RA-WT毒株肌肉注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 第37-38页 |
·RA-MSAP灭活疫苗和RA-WT灭活疫苗免疫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 第38-39页 |
·RA-MSAP毒株和RA-WT毒株肌肉注射后攻毒试验结果 | 第39-40页 |
·RA-MSAP灭活疫苗和RA-WT灭活疫苗免疫后攻毒试验结果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