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我国货币政策的“高增长,低通涨”的目标没有实现 | 第9-10页 |
·各种影响现金漏损率的因素正在发生着变化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价值 | 第10-11页 |
·应用价值 | 第11页 |
·研究设计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创新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关于现金漏损率的国外的研究综述 | 第14页 |
·关于货币乘数有效性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关于货币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3 我国的现金漏损率和变化趋势 | 第20-28页 |
·现金漏损率的定义 | 第20-21页 |
·我国货币运行中的货币漏损率的变化规律 | 第21-25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金漏损率变化规律 | 第21-22页 |
·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现金漏损率的区域性差异 | 第23-25页 |
·中美现金漏损率的比较研究 | 第25-28页 |
4 影响我国货币运行中的现金漏损率的相关因素 | 第28-37页 |
·国内生产总值 | 第28-29页 |
·通货膨胀 | 第29-31页 |
·银行发展 | 第31-32页 |
·电子货币的使用 | 第32-33页 |
·城镇化和老龄化现象 | 第33-36页 |
·存款利率变动 | 第36-37页 |
5 实证分析 | 第37-58页 |
·数据的选取和检验 | 第37-40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37-38页 |
·ADF检验 | 第38-40页 |
·用FRISCH综合分析方建立回归方程 | 第40-44页 |
·建立回归方程 | 第40-43页 |
·协整检验 | 第43-44页 |
·建立VAR模型 | 第44-56页 |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44-45页 |
·因果检验 | 第45-47页 |
·VAR模型定阶 | 第47-49页 |
·模型建立 | 第49-52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52-53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53-56页 |
·实证结果小结 | 第56-58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58页 |
·政策建议 | 第58-62页 |
·在现金漏损率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货币政策来避免资金转移 | 第58-59页 |
·改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 第59页 |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59-60页 |
·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依靠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