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论文--安全工程论文--爆炸安全与防火、防爆论文

密闭空间内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及其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目录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研究背景第14-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5页
     ·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研究第17-20页
     ·层流火焰速度的实验测量第20-23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第23-25页
   ·前人研究不足和本论文研究目的第25-26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26-3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技术路线第27-28页
     ·本论文章节安排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程序第30-42页
   ·引言第30-31页
   ·实验系统与方法第31-39页
     ·球形双燃烧室第31-32页
     ·圆柱形双燃烧室第32-33页
     ·矩形水平直管第33-34页
     ·高速摄像系统第34-35页
     ·高压点火系统第35页
     ·纹影光学系统第35-37页
     ·自动配气系统第37-38页
     ·压力测试系统第38页
     ·数据采集系统第38-39页
     ·同步控制系统第39页
   ·实验程序第39-41页
     ·球形和圆柱形双燃烧室第39-40页
     ·封闭矩形水平管道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密闭空间内层流预混火焰传播机制的理论分析第42-58页
   ·引言第42-43页
   ·层流预混火焰的点火机制第43-44页
   ·不同燃烧器内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第44-48页
     ·球形腔室第44-45页
     ·圆柱形腔室第45-46页
     ·圆柱形或矩形管道第46-48页
   ·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8-55页
     ·初始压力和温度第48-49页
     ·燃料性质第49-50页
     ·可燃混合气组成的影响第50页
     ·火焰不稳定性第50-53页
     ·辐射热第53页
     ·点火能第53-55页
   ·确定层流火焰速度的外推方法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封闭管道中典型可燃气-空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实验研究第58-78页
   ·引言第58-59页
   ·封闭管道中氢-空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发展过程第59-71页
     ·火焰形状变化第59-60页
     ·火焰动力学第60-69页
     ·压力变化特征第69-71页
   ·封闭管道中氢-空气和丙烷-空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的比较分析第71-74页
     ·火焰形状变化第71-72页
     ·火焰和超压动力学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8页
第五章 典型可燃气体层流火焰速度的实验测定第78-94页
   ·引言第78页
   ·当量比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第78-82页
   ·压力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第82-86页
   ·燃料分子结构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第86-87页
   ·二氧化碳稀释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第87-91页
     ·二氧化碳的作用机制第87-88页
     ·二氧化碳稀释下不同燃料的层流火焰速度第88-91页
   ·本章小结第91-94页
第六章 典型可燃气体化学反应动力学建模及分析第94-132页
   ·引言第94-95页
   ·典型可燃气体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第95-101页
     ·现有模型的主要问题第95-97页
     ·反应动力学建模及新模型开发第97-101页
   ·新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第101-105页
     ·常温常压下的典型可燃气体-空气火焰第101-102页
     ·典型可燃气体高压层流火焰速度第102-105页
   ·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分析第105-130页
     ·乙炔火焰第105-114页
     ·乙烯火焰第114-122页
     ·乙烷火焰第122-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2-138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第132-136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6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56-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t基催化剂上甲醇氧化的电化学微分质谱与红外光谱研究
下一篇:质谱分析法在“先兆子痫”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