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框架 | 第18-22页 |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1页 |
·研究特色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6页 |
·上海市自然环境概况 | 第22页 |
·崇明岛自然环境概况 | 第22-23页 |
·崇明东滩湿地概况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6-33页 |
·气体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6-28页 |
·气体样品的采集方法 | 第26-27页 |
·气体样品的处理和分析 | 第27-28页 |
·温室气体通量计算 | 第28页 |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8-29页 |
·柱样沉积物的采集 | 第28-29页 |
·沉积物样品的分析 | 第29页 |
·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不同类型反硝化速率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反硝化速率测定方法选取 | 第30-31页 |
·反硝化速率计算 | 第31-32页 |
·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案 | 第32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芦苇湿地N_2O排放通量特征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 第33-51页 |
·芦苇湿地N_2O的排放通量及其排放特征 | 第33-36页 |
·芦苇湿地N_2O的季节排放特征 | 第33-34页 |
·芦苇湿地N_2O的日变化排放特征 | 第34-36页 |
·影响芦苇湿地N_2O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 | 第36-42页 |
·温度对芦苇湿地N_2O排放的影响 | 第36-39页 |
·沉积物含水率对芦苇湿地N_2O排放的影响 | 第39-40页 |
·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容重对芦苇湿地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0-42页 |
·沉积物提取态NH_4~+和NO_3~-浓度对芦苇湿地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2页 |
·芦苇湿地反硝化作用及反硝化潜力研究 | 第42-46页 |
·芦苇湿地的反硝化作用 | 第42-44页 |
·芦苇湿地反硝化潜力研究 | 第44-46页 |
·不同控制因子对芦苇湿地反硝化速率影响 | 第46-49页 |
·温度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 第46-47页 |
·硝氮浓度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氨氮浓度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芦苇湿地CH_4和CO_2排放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51-68页 |
·芦苇湿地CH_4和CO2排放通量分析 | 第51-54页 |
·芦苇湿地CH_4的排放通量及其排放特征 | 第51-53页 |
·芦苇湿地CO_2的净交换通量 | 第53-54页 |
·环境因子对CH_4和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54-66页 |
·植被 | 第55-56页 |
·气候因素 | 第56-59页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59-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68-7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5页 |
附录 | 第85-86页 |
后记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