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引言(绪论) | 第9-10页 |
第二章:周思聪绘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与转变 | 第10-20页 |
第一节:周思聪艺术生平 | 第10-11页 |
第二节:周思聪的写实阶段 | 第11-13页 |
(一) 周思聪早期的艺术创作《长白青松》 | 第12页 |
(二) 周思聪写实阶段的成名作《人民与总理》 | 第12-13页 |
第三节:周思聪的表现阶段 | 第13-16页 |
(一) 珂勒惠支和丸木夫妇对周思聪表现阶段绘画的影响 | 第13-14页 |
(二) 周思聪表现阶段代表作品《矿工图》 | 第14-15页 |
(三) 周思聪表现阶段的其它绘画 | 第15-16页 |
第四节:周思聪的抒情阶段 | 第16-20页 |
(一) “彝女系列”作品 | 第17-18页 |
(二) “荷系列”作品 | 第18-20页 |
第三章:周思聪艺术创作的艺术特性 | 第20-25页 |
第一节:“寄情”与“格调” | 第20-23页 |
(一) “寄情” | 第20-21页 |
(二) “格调” | 第21-23页 |
第二节:周思聪艺术创作的品格 | 第23-24页 |
(一) 赏画与作画 | 第23页 |
(二) “清”与“浊” | 第23-24页 |
第三节:诗情画意的大美境界 | 第24-25页 |
(一) 诗情画意 | 第24页 |
(二) 情景交融 | 第24-25页 |
(三) 灿烂至极,归于平淡 | 第25页 |
第四章: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页 |
注释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