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9-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9-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4页 |
| ·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文章结构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5页 |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第2章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 ·区域、城市与乡村 | 第16-17页 |
|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 | 第17-18页 |
| ·城乡一体化 | 第18-19页 |
| ·城乡一体化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 ·极化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 ·平衡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 第3章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 第22-31页 |
| ·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3页 |
| ·体制因素 | 第22-23页 |
| ·观念因素 | 第23页 |
| ·资源、环境因素 | 第23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8页 |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3-24页 |
| ·指标的确立 | 第24-26页 |
| ·指标的解释 | 第26-28页 |
| ·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方法 | 第28-31页 |
|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 第28-29页 |
| ·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29-31页 |
| 第4章 长株潭“3+5”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1-48页 |
| ·“3+5”城市群总体发展概况 | 第31-33页 |
| ·原始数据的采集及无量纲化处理 | 第33-38页 |
| ·原始数据的采集 | 第33-34页 |
|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34-38页 |
| ·“3+5”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评价 | 第38-48页 |
| ·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38-42页 |
|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及排序 | 第42-44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 第5章 促进长株潭“3+5”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 ·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第48-49页 |
| ·通过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49-50页 |
| ·加快城镇化进程,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 第50页 |
| ·政府转型,主导和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 | 第50-52页 |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 附录B 长株潭“3+5”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原始数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