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纺纱断线监测嵌入式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纺织机械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纺纱断线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纺纱断线监测嵌入式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 第16-22页 |
·现有纺纱断线监测方案的介绍 | 第16-18页 |
·基于压电式传感器的纺纱机断线测控装置 | 第16-17页 |
·红外断线监控器 | 第17-18页 |
·基于 PC 机的纺纱断线监测设备 | 第18页 |
·总体方案确定 | 第18-21页 |
·davinci 技术介绍 | 第19页 |
·系统方案制定 | 第19-20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纺纱断线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2-32页 |
·芯片选择 | 第22-25页 |
·DSP 芯片的选择 | 第22-23页 |
·解码芯片的选择及电路设计 | 第23-25页 |
·存储芯片选择及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DSP 外围电路设计 | 第26-29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显示电路 | 第29页 |
·控制及报警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基于 DM644 的硬件平台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系统底层驱动配置 | 第32-47页 |
·解码器驱动配置 | 第33-38页 |
·协议 | 第33-34页 |
·读写驱动 | 第34-36页 |
·TVP5146 驱动配置的实现 | 第36-38页 |
·视频处理子系统(VPSS)初始化配置 | 第38-45页 |
·视频前端(VPFE)底层驱动配置 | 第39-42页 |
·视频后端(VPBE)底层配置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图像处理及纺纱断线检测算法 | 第47-69页 |
·ARM 与 DSP 的通信 | 第47-50页 |
·图像采集缓存的分配与通信机制 | 第49-50页 |
·断线检测环节的 ARM 与 DSP 通信 | 第50页 |
·中值滤波 | 第50-52页 |
·顶帽变换 | 第52-58页 |
·数学形态学及顶帽变换的介绍 | 第52-54页 |
·结构元素的设定 | 第54-55页 |
·顶帽变换软件实现 | 第55-58页 |
·自适应二值化 | 第58-63页 |
·OTSU 原理 | 第58-59页 |
·OTSU 算法改进 | 第59-60页 |
·OTSU 软件算法实现 | 第60-63页 |
·二值图像腐蚀 | 第63-65页 |
·二值图像腐蚀的原理与应用 | 第63页 |
·二值图像腐蚀的算法实现 | 第63-65页 |
·检测算法 | 第65-66页 |
·ARM 端应用软件设计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程序优化及系统调试 | 第69-83页 |
·算法优化——局部图像处理法 | 第69-70页 |
·代码优化 | 第70-74页 |
·一般代码优化知识点列举 | 第71-72页 |
·并行代码的安排 | 第72-73页 |
·循环的分解与优化 | 第73-74页 |
·编译选项优化 | 第74-76页 |
·Opt level 选项优化 | 第74-75页 |
·-mt 选项优化 | 第75页 |
·代码和速度优化级别 | 第75-76页 |
·cache 优化 | 第76-78页 |
·cache 工作原理介绍 | 第76-77页 |
·cache miss 的原因分析 | 第77页 |
·提高 cache 命中率的方法 | 第77-78页 |
·纺纱断线监测系统调试 | 第78-82页 |
·调试的软件和硬件平台介绍 | 第78-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总结 | 第83-84页 |
·系统后续发展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