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 作为实证性个案研究,先就微观村庄林改决策研究 | 第10-11页 |
(二) 西部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研究 | 第11-12页 |
(三) 西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政策文本 | 第12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 林权"两证" | 第12-13页 |
(二) "选择性"治理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 分析框架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 研究视角新 | 第15页 |
(二) 研究思路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村庄个案林改资源概况 | 第16-21页 |
一、村庄状况 | 第16页 |
二、林地资源状况 | 第16-18页 |
(一) 林业资源状况 | 第16-18页 |
(二) 林改组织资源状况 | 第18页 |
三、村级林改政策 | 第18-21页 |
(一) 西北地区政府层级林改政策演化理路 | 第18-20页 |
(二) 村庄林改实施方案选择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林权"两证"改革双层决策的村级实践 | 第21-29页 |
一、村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 | 第21-25页 |
(一) 村级林改方案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 第21-23页 |
(二) 村级林改实施方案产生:村级林改领导小组会议——村小组会议 | 第23-25页 |
二、基层政府对村级林改决策的目标选择性干预 | 第25-27页 |
(一) 基层政府林改生态任务目标上的顾虑 | 第25-26页 |
(二) 村级林改过程中的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干预 | 第26-27页 |
三、村庄林地"两证"产生及其背后林地权属变迁 | 第27-29页 |
(一) 产生出的"两证" | 第27-28页 |
(二) 林地权属的变迁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林权"两证"背后的国家与林农双向利益目标的协调 | 第29-38页 |
一、生态工程的实现 | 第29-32页 |
(一) 村级生态工程指标的落实主体明确 | 第29-30页 |
(二) 林地生态绩效目标的实现 | 第30-32页 |
二、村民个体经济 | 第32-34页 |
(一) 林地权属的明确保证村民林地收益的稳定 | 第32-33页 |
(二) 村组林地预期收益的公平性分配 | 第33-34页 |
三、村庄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34-38页 |
(一) 村民主体性意识觉醒 | 第34-36页 |
(二) 村级事务公开化程度增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进一步反思的问题 | 第38-41页 |
一、预防基层政府林改实施过程中"共谋" | 第38-39页 |
二、明晰责任,确实解决西北林地资金投入的缺口 | 第39页 |
三、林业技术服务及相关产业主体配套 | 第39-40页 |
四、充分挖掘村级、村组林改资质组织资源存量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