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9-28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9-22页 |
·问卷题目的设置 | 第19-21页 |
·选项设计 | 第21-22页 |
·案例选择 | 第22-25页 |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25-27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村民政治效能感分析 | 第28-47页 |
·村民政治效能感总体水平分析 | 第28-33页 |
·村民政治效能感的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人类学因素对村民政治效能感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35-43页 |
·村民政治效能感水平在年龄上的比较 | 第35页 |
·村民政治效能感水平在文化水平上的比较 | 第35-37页 |
·村民政治效能感水平在收入水平上的比较 | 第37-40页 |
·村民政治效能感水平在性别上的比较 | 第40-41页 |
·村民政治效能感水平在政治面貌上的比较 | 第41-43页 |
·乡村环境对村民政治效能感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43-47页 |
·政治社会化环境影响村民了解型政治效能感的高低 | 第43-44页 |
·村庄社会资本的差异导致了村民政治效能感的不同 | 第44-46页 |
·物质利诱对村民政治效能感的培育存在着削弱甚至是阻碍作用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调适村民政治效能感的路径选择 | 第47-48页 |
·完善村委会监督机制 | 第47页 |
·改进政府民主沟通渠道 | 第47-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