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学位立法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欧美国家学位立法制度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法 | 第15页 |
·政策文本分析法 | 第15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5-16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学位制度 | 第16页 |
·学位立法 | 第16页 |
·司法实践 | 第16-17页 |
第2章 我国学位立法的发展与演变 | 第17-23页 |
·《学位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立法背景、内容及特点 | 第17-20页 |
·立法背景 | 第17页 |
·内容 | 第17-18页 |
·特点 | 第18-20页 |
·《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有关学位制度的规定 | 第20-21页 |
·《教育法》中有关学位制度的规定 | 第20页 |
·《高等教育法》中有关学位制度的规定 | 第20-21页 |
·《学位条例》修正案的颁布 | 第21页 |
·颁布背景 | 第21页 |
·内容 | 第21页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学位立法的规定 | 第21-23页 |
·背景 | 第21-22页 |
·内容 | 第22-23页 |
第3章 司法实践中典型的学位案例分析 | 第23-33页 |
·高校的退学权力与学生的受教育权的争议案例分析 | 第23-24页 |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不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 | 第23-24页 |
·案例分析 | 第24页 |
·学位授予纠纷法律适用和程序是否正当性案例分析 | 第24-26页 |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及其学位评定委员会案 | 第25页 |
·案例分析 | 第25-26页 |
·已授予学位的撤销的案例 | 第26-28页 |
·陈颖诉中山大学撤销其硕士学位案 #i6 | 第26-27页 |
·案例分析 | 第27-28页 |
·高校的学位授予的资格案例 | 第28-29页 |
·何小强诉华中科技大学不授予学位案 | 第28页 |
·案例分析 | 第28-29页 |
·高校严重影响受教育权利违纪处分的合法性审查的案例 | 第29-31页 |
·甘露诉暨南大学开除学籍案 | 第29-30页 |
·案例分析 | 第30-31页 |
·博士学位授权的行政复议案件 | 第31-33页 |
·西北政法大学”申博”行政复议案 | 第31-32页 |
·案例分析 | 第32-33页 |
第4章 司法实践对我国《学位条例》修订的启示 | 第33-43页 |
·应确立正当程序原则 | 第33-34页 |
·行政公开原则 | 第33-34页 |
·行政参与原则 | 第34页 |
·应确立高等学校、学位授予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 第34-35页 |
·确立高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机制及法律地位 | 第34-35页 |
·确立答辩委员会的组成方式及审查机制 | 第35页 |
·应明确学位授予权的法律性质 | 第35-36页 |
·明确学位授予的法定对象 | 第36页 |
·明确学位授予的法律性质 | 第36页 |
·应完善学位授予权的约束机制 | 第36-37页 |
·约束高等学校的在学位授予中的学术权力 | 第36-37页 |
·约束高等学校在学位授予中的组织权力 | 第37页 |
·应确立信赖保护原则 | 第37-39页 |
·信赖保护原则对行政撤销权的限制 | 第38页 |
·信赖保护原则的内容 | 第38-39页 |
·应提出争议解决机制 | 第39-43页 |
·规范学位纠纷的校内申诉制度 | 第39页 |
·建立健全学位纠纷复议制度 | 第39-40页 |
·健全教育行政诉讼制度 | 第40-43页 |
第5章 总结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3页 |
·本文的局限性和存在问题 | 第43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