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理论研究评析 | 第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7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住房过滤理论 | 第18页 |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中低收入群体 | 第19-20页 |
·保障性住房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重庆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47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发展历程及住房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重庆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重庆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改革初期实践(1998 年-2009 年) | 第30-35页 |
·经济适用房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廉租房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实施效果评析 | 第34-35页 |
·重庆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改革新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35-43页 |
·公租房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35-40页 |
·对公租房实施效果评析 | 第40-43页 |
·重庆市住房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 | 第43页 |
·管理机制不成熟 | 第43-44页 |
·制度设计不完善 | 第44-45页 |
·房地产市场出现“市场失灵”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国内外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47-55页 |
·发达国家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实践 | 第47-50页 |
·美国的住房保障实践 | 第47-48页 |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实践 | 第48-49页 |
·英国的住房保障实践 | 第49-50页 |
·发达国家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经验借鉴 | 第50-52页 |
·强调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 | 第50-51页 |
·住房金融制度比较发达 | 第51页 |
·从“补砖头”转变为“补人头” | 第51页 |
·住房保障法制化程度高 | 第51-52页 |
·国内其他城市的公租房实践 | 第52-54页 |
·北京市公租房实践 | 第52-53页 |
·天津市公租房实践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完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对策建议 | 第55-61页 |
·尽快出台保障性住房相关法律 | 第55页 |
·完善住房保障管理机制 | 第55-57页 |
·设立职能独立的保障房管理机构 | 第55-56页 |
·建立轮候分配机制,完善信息公示和监督体系 | 第56页 |
·建立居民收入信息档案,规范资格审核机制 | 第56-57页 |
·加强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 | 第57-59页 |
·多元化补贴方式 | 第57页 |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 第57-58页 |
·优化保障房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公租房 | 第58页 |
·发挥住房过滤作用,盘活二手房市场 | 第58-59页 |
·科学选址,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 第59页 |
·坚持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 | 第59-60页 |
·加强对调控对象定位的准确性,实行差别化调整 | 第59-60页 |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效监督和奖惩机制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