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第3章 加工贸易 | 第16-20页 |
·加工贸易的定义 | 第16页 |
·加工贸易的种类 | 第16-17页 |
·进料加工 | 第16页 |
·来料加工 | 第16-17页 |
·装配业务 | 第17页 |
·协作生产 | 第17页 |
·中国的加工贸易 | 第17-19页 |
·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发展特征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4章 数据描述、TFP 估算和初步分析以及基本模式划分 | 第20-36页 |
·数据描述 | 第20-21页 |
·中国工业库数据说明 | 第20页 |
·样本剔除 | 第20-21页 |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 第21-24页 |
·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的 C-D 生产函数方法 | 第21-22页 |
·OP 方法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 第22-24页 |
·统计描述 | 第24-29页 |
·非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 | 第24-25页 |
·企业存在年数与出口年数 | 第25-26页 |
·1998-2007 加总平均 | 第26-27页 |
·样本基本特征 | 第27-29页 |
·初步回归分析 | 第29-32页 |
·非出口与出口企业回归分析 | 第29-31页 |
·加工贸易:非出口、一般出口与纯出口企业回归分析 | 第31-32页 |
·基本模式 | 第32-35页 |
·企业划分 | 第32-33页 |
·企业生产率变迁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三种假说的检验 | 第36-48页 |
·自我选择假说 | 第36-37页 |
·有意识的自我选择假说 | 第37-38页 |
·出口中学习假说 | 第38-47页 |
·按 5 类企业回归 | 第39-43页 |
·考虑加工贸易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附录 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附录 B 中国制造业行业分类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