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我国法院强制拍卖网络化探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0页
第一章 Z 省法院开创网络强制拍卖新模式第10-15页
 第一节 Z 省法院网络强制拍卖的运行机制第10-12页
  一、 产生背景第10页
  二、 具体操作程序第10-11页
  三、 拍卖结果第11-12页
 第二节 Z 省法院网络强制拍卖法理分析第12-15页
  一、 Z 省网络拍卖平台资格分析第12-13页
  二、 Z 省强制拍卖模式的法律定性第13-15页
第二章 强制拍卖概述第15-24页
 第一节 强制拍卖的概念与特征第15-18页
  一、 强制拍卖的概念第15-16页
  二、 强制拍卖的特征第16-18页
 第二节 强制拍卖的性质第18-21页
  一、 关于强制拍卖性质的三种学说第18-19页
  二、 关于强制拍卖性质的定位第19-21页
 第三节 强制拍卖的基本原则第21-24页
  一、 拍卖优先原则第21-22页
  二、 拍卖效益原则第22-23页
  三、 利益平衡原则第23页
  四、 有保留价原则第23-24页
第三章 网络强制拍卖与机构强制拍卖对比评析第24-29页
 第一节 网络强制拍卖第24-25页
  一、 网络强制拍卖的优势第24-25页
  二、 网络强制拍卖的弊端第25页
 第二节 机构强制拍卖第25-28页
  一、 机构强制拍卖的优势第25-26页
  二、 机构强制拍卖的弊端第26-28页
 第三节 两种模式对比分析第28-29页
第四章 我国网络强制拍卖制度现状及评析第29-36页
 第一节 Z 省法院网络强制拍卖模式评析第29-31页
  一、 应当遵守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第29-30页
  二、 缺乏网络强制拍卖的法律支撑及技术支撑第30-31页
  三、 改革牺牲了买受人的权益,缺乏责任的认定第31页
 第二节 重庆网络强制拍卖运行机制第31-33页
  一、 重交所平台代替拍卖机构单独拍卖第32页
  二、 电子竞价代替击槌成交的传统拍卖方式第32-33页
 第三节 重庆网络强制拍卖模式现状评析第33-36页
  一、 重庆网络拍卖模式取得的成效第33-34页
  二、 重庆网络拍卖模式存在的弊端第34-36页
第五章 推进我国法院强制拍卖网络化建议第36-42页
 第一节 机构拍卖与网络同步拍卖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网络交易平台第36-39页
  一、 完善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的功能和管理第37-38页
  二、 授权司法网络拍卖、制定网络拍卖规则第38-39页
 第二节 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自主操作第39-40页
  一、 建立规则指导法院和网络平台的行为第39页
  二、 地方法院分级管理、自主操作第39-40页
 第三节 明确可以适用网络强制拍卖标的物的范围第40-41页
 第四节 强化对网络强制拍卖平台的监督第41-42页
  一、 加强网络竞买过程的规范与监督第41页
  二、 明确网络拍卖行为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检察建议
下一篇:新民事诉讼法鉴定意见适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