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检察建议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序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民事检察建议的基本理论第11-20页
 第一节 何谓民事检察建议第11-12页
  一、 检察建议的定义第11-12页
  二、 民事检察建议的定义第12页
  三、 民事检察建议的性质第12页
 第二节 民事检察建议适用一般理论第12-15页
  一、 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条件第13-14页
  二、 民事检察建议的分类第14页
  三、 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第14-15页
 第三节 民事检察建议与民事抗诉的比较第15-17页
  一、 监督性质上的差异第16页
  二、 监督方式上的差异第16-17页
  三、 监督范围上的差异第17页
  四、 监督效力上的差异第17页
 第四节 民事检察建议与其他检察文书的区别第17-20页
  一、 检察建议与纠正违法通知书的比较第18-19页
  二、 检察建议与检察意见、检察公函的比较第19-20页
第二章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构建的现实基础及必要性分析第20-29页
 第一节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构建的现实基础第20-24页
  一、 检察建议制发现状分析第20-21页
  二、 民事检察建议构建的现实基础第21-24页
 第二节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第24-29页
  一、 民事检察建议强化了法律监督职能第24-25页
  二、 民事检察建议可以提高监督效率,实现同级监督第25页
  三、 民事检察建议能维系检法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司法和谐第25-26页
  四、 民事检察建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弥补了监督手段的不足第26-27页
  五、 民事检察建议对于法律监督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第27-28页
  六、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构建符合民事法律监督理念的转型第28-29页
第三章 民事检察建议的制度困境及立法缺陷第29-35页
 第一节 民事检察建议面临的制度困境第29-31页
  一、 认识不清、观念陈旧第29-30页
  二、 强制力不足制约其作用发挥第30页
  三、 被异议对象异议权缺失,民事检察建议质量难以保证第30-31页
 第二节 民事检察建议的立法缺陷第31-35页
  一、 规定的过于原则,缺少操作性第31-32页
  二、 启动条件模糊第32页
  三、 调查核实权没有保障第32-33页
  四、 民事检察建议的强制力第33-34页
  五、 被异议对象的异议权缺失第34-35页
第四章 民事检察建议的改革和完善第35-43页
 第一节 完善民事检察建议的监督范围第35-37页
 第二节 明确民事检察建议的适用条件第37-38页
 第三节 出台民事检察建议实施细则第38-39页
  一、 制定部门第38-39页
  二、 明确问题,妥善解决第39页
 第四节 有针对性改革的具体工作第39-43页
  一、 发挥检察干警的能动作用第39-40页
  二、 规范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第40页
  三、 提高检察建议的制作水平第40-41页
  四、 加强检察建议的基础管理第41-42页
  五、 完善检察建议的工作机制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强制执行竞合的解决
下一篇:我国法院强制拍卖网络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