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概述 | 第10-20页 |
(一)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基本含义 | 第10-13页 |
1.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与相关概念的关联 | 第11-13页 |
(二)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法理依据 | 第13-20页 |
1.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13-15页 |
2. 当事人的民事程序选择权 | 第15-17页 |
3. 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要求 | 第17-20页 |
二、 我国有关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规定 | 第20-31页 |
(一) 我国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现状 | 第20-23页 |
1.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立法现状 | 第20-22页 |
2.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实践现状 | 第22-23页 |
(二)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程序要件 | 第23-28页 |
1.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主体要件 | 第24-25页 |
2.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时间要件 | 第25-27页 |
3.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形式要件 | 第27-28页 |
(三) 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效力 | 第28-31页 |
1. 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换的效力 | 第28-29页 |
2. 普通程序向简易程序转换的效力 | 第29-31页 |
三、 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有关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规定及其比较 | 第31-36页 |
(一) 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有关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规定 | 第31-34页 |
1. 德国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换的规定 | 第31-32页 |
2. 日本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换的规定 | 第32-33页 |
3. 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对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规定 | 第33-34页 |
(二) 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对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规定的比较 | 第34-36页 |
四、 对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完善建议 | 第36-41页 |
(一)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基础 | 第36-39页 |
1. 明确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 第36-37页 |
2. 明确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和法官的释明权 | 第37页 |
3. 增加可供当事人选择的程序 | 第37-39页 |
(二)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39-41页 |
1. 设置专门的简易审判机构 | 第39页 |
2. 赋予法官依职权决定从普通程序转为简易程序的权力 | 第39-40页 |
3. 明确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相互转换的要件和效力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