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Fenton 试剂 | 第12-16页 |
| ·Fenton 试剂处理有机废水机理 | 第13-15页 |
| ·羟基自由基中间体反应机理 | 第13-14页 |
| ·高价铁-氧中间产物反应机理 | 第14-15页 |
| ·Fenton 试剂反应中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 ·氧化钛(TiO_2)光催化 | 第16-20页 |
| ·TiO_2 简介 | 第16-18页 |
| ·影响TiO_2 光催化降解的因素 | 第18-19页 |
| ·水溶液pH 值的影响 | 第18页 |
| ·外加氧化剂的影响 | 第18页 |
| ·光催化剂的影响 | 第18-19页 |
| ·光源与光强影响 | 第19页 |
| ·TiO_2光催化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印染废水 | 第19页 |
| ·农药废水 | 第19页 |
| ·表面活性剂废水 | 第19-20页 |
| ·含油废水 | 第20页 |
| ·有机氯化物 | 第20页 |
| ·DMF 废水来源及危害 | 第20-21页 |
| ·本文涉及DMF 废水的特点 | 第21-22页 |
| ·DMF 废水国内外处理现状 | 第22-24页 |
| ·物化法 | 第22页 |
| ·生化法 | 第22-23页 |
| ·超临界水氧化法 | 第23页 |
| ·化学法 | 第23-24页 |
| ·本文研究思路和工作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FENTON 试剂与碱化法处理 DMF 废水 | 第25-38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Fenton 试剂降解DMF 模拟废水 | 第25-31页 |
| ·实验仪器、装置及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6页 |
| ·化学需氧量(CODcr)测定 | 第26-27页 |
| ·Fenton 试剂理论投加量的计算 | 第27-28页 |
| ·二甲胺(DMA)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 ·色谱条件 | 第28页 |
|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 ·Fenton 试剂降解8wt%DMF 模拟废水 | 第28-29页 |
| ·不同DMF 废水初始浓度对CODcr 去除率的影响 | 第29页 |
| ·Fenton 试剂和光助Fenton 试剂降解DMF 的对比 | 第29-30页 |
| ·DMF 实际废水的降解 | 第30-31页 |
| ·Fenton 试剂降解DMF 废水成本核算 | 第31页 |
| ·碱化法处理DMF 废水 | 第31-37页 |
| ·实验仪器、装置及试剂 | 第31-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 ·碱处理DMF 废水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 ·DMF 浓度的测定 | 第33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3-37页 |
| ·碱化法处理模拟废水 | 第33-34页 |
| ·碱化母液的处理 | 第34页 |
| ·反应生成二甲胺的处理方法和结果 | 第34-36页 |
| ·二甲胺吸收液杂质的分析 | 第36-37页 |
| ·三种回收方法比较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TiO_2光催化降解 DMF 废水 | 第38-60页 |
| ·实验仪器、装置及试剂 | 第38-40页 |
| ·催化剂表征部分 | 第40-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 ·DMF 含量的测定 | 第43页 |
| ·色谱条件 | 第43页 |
|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43页 |
| ·P25 光催化降解DMF | 第43-52页 |
| ·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和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44-46页 |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溶液pH 值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空气的影响 | 第48-49页 |
| ·H_2O_2 的影响 | 第49-50页 |
| ·臭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不同光强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 ·TiO_2 纤维光催化降解DMF | 第52-55页 |
| ·TiO_2 纤维光催化活性 | 第52页 |
| ·臭氧增强二氧化钛纤维降解效应 | 第52-54页 |
| ·臭氧增强二氧化钛纤维降解效应影响因素探讨 | 第54-55页 |
| ·高浓度DMF 臭氧辅助光催化降解 | 第55页 |
| ·DMF 废水处理工业化路线设计及成本核算 | 第55-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