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8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轨道交通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 第14-15页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低碳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范围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存在的问题与根源 | 第24页 |
·问题陈述 | 第24页 |
·根源分析 | 第2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7-28页 |
2 TOD的基本理论 | 第28-36页 |
·TOD产生背景 | 第28页 |
·TOD的定义及特征 | 第28-30页 |
·TOD的定义 | 第28-29页 |
·TOD的特征 | 第29-30页 |
·TOD的构成及类型 | 第30-33页 |
·TOD的构成 | 第30-31页 |
·TOD的类型 | 第31-33页 |
·TOD的功能及设计要点 | 第33-36页 |
·TOD的功能 | 第33-34页 |
·TOD的设计要点 | 第34-36页 |
3 轨道交通综合体基本特征分析 | 第36-67页 |
·轨道交通概述 | 第36-37页 |
·轨道站的分类 | 第37-45页 |
·按照建设形态划分 | 第37-38页 |
·按照等级定位划分 | 第38-45页 |
·轨道站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 | 第45-48页 |
·以轨道站为核心的影响范围 | 第45-47页 |
·对城市空间发展导向的影响 | 第47-48页 |
·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基本特征 | 第48-65页 |
·轨道交通综合体的概念与特征 | 第48-49页 |
·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形成与发展 | 第49-65页 |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 第65-67页 |
·TOD模式与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的关系 | 第65-66页 |
·TOD模式下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的趋势 | 第66-67页 |
4 TOD模式下的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研究 | 第67-89页 |
·轨道站地区交通组织 | 第67-72页 |
·车行系统 | 第67-68页 |
·步行系统 | 第68-69页 |
·交通换乘 | 第69-71页 |
·停车系统 | 第71-72页 |
·轨道站地区商业开发 | 第72-77页 |
·开发策略 | 第72-73页 |
·开发定位 | 第73-74页 |
·开发模式 | 第74-75页 |
·开发强度 | 第75-77页 |
·轨道交通综合体功能布局 | 第77-81页 |
·商业功能 | 第77-78页 |
·办公功能 | 第78-79页 |
·酒店功能 | 第79页 |
·居住功能 | 第79-80页 |
·文化功能 | 第80-81页 |
·轨道交通综合体空间设计 | 第81-86页 |
·空间组合 | 第81-83页 |
·站前广场 | 第83页 |
·地下空间 | 第83-85页 |
·公共空间 | 第85-86页 |
·轨道交通综合体场所营造 | 第86-89页 |
·标识系统 | 第86页 |
·空间尺度 | 第86-87页 |
·绿化景观 | 第87页 |
·建筑造型 | 第87-89页 |
5 总结 | 第89-92页 |
·用地利用的最大化 | 第89页 |
·功能布局的一体化 | 第89-90页 |
·空间组织的立体化 | 第90-92页 |
6 基于TOD的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以厦门城市地铁一号线城市广场站综合体设计为例 | 第92-117页 |
·项目背景 | 第92-95页 |
·区位分析 | 第92-93页 |
·基地分析 | 第93-95页 |
·总体定位 | 第95-99页 |
·功能定位 | 第95-99页 |
·形态控制 | 第99页 |
·交通组织 | 第99-104页 |
·交通负荷分析 | 第99-102页 |
·公交站点规划 | 第102-104页 |
·交通流线组织 | 第104页 |
·城市设计 | 第104-108页 |
·商业开发模式分析 | 第104页 |
·土地开发强度分析 | 第104-106页 |
·总体空间规划布局 | 第106-108页 |
·建筑设计 | 第108-116页 |
·设计理念 | 第108页 |
·功能结构 | 第108-114页 |
·空间组合 | 第114-115页 |
·建筑造型 | 第115-116页 |
·项目的缺点与不足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附录 A | 第119-121页 |
作者简历 | 第121-12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