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上市询价制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7页 |
·利益集团理论 | 第20-23页 |
·利益集团的概念 | 第20-21页 |
·经济学领域的利益集团理论 | 第21-22页 |
·新制度学派对利益集团的研究 | 第22-23页 |
·博弈论 | 第23-27页 |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博弈论的发展历史 | 第24-25页 |
·博弈的分类和基本模型 | 第25-27页 |
第3章 中国股票上市询价制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第27-48页 |
·我国股市的发展历史 | 第27-35页 |
·新股发行的基本发行定价方式 | 第27-29页 |
·发行审核制度的演变 | 第29-34页 |
·定价方法的演变 | 第34-35页 |
·我国股票市场询价制运行现状 | 第35-39页 |
·我国询价制的改革历程 | 第36页 |
·我国现行新股发行中询价制的流程 | 第36-38页 |
·我国新股发行询价制的特点 | 第38-39页 |
·成熟股票市场询价制的比较 | 第39-48页 |
·美国的询价制 | 第39-40页 |
·日本和韩国的询价制 | 第40-42页 |
·德国的询价制 | 第42-43页 |
·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询价制 | 第43-46页 |
·成熟股票市场询价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48页 |
第4章 中国现行询价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8-59页 |
·中央政府缺乏对股票上市定价机制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 第48-50页 |
·政府对股票上市定价机制缺乏有效监督 | 第48-49页 |
·政府直接干预严重影响市场效率 | 第49-50页 |
·询价制改革很不完善 | 第50页 |
·现行询价制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 第50-53页 |
·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相分离 | 第50-51页 |
·承销商发行新股的定价水平不高 | 第51-52页 |
·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第52页 |
·网下配售的新股锁定期限过短 | 第52-53页 |
·从各方利益博弈分析现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 第53-59页 |
·监管者 | 第53-54页 |
·发行人 | 第54页 |
·承销商 | 第54-55页 |
·投资者 | 第55-56页 |
·各利益集团存在博弈 | 第56-59页 |
第5章 进一步改进中国股票市场询价制的思路 | 第59-66页 |
·加强政府对股票上市定价机制的监督管理 | 第59-60页 |
·加强监管提高参与者的违规成本 | 第59-60页 |
·减少干预提高市场效率 | 第60页 |
·完善询价制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 第60-63页 |
·变双重定价制为单一询价制 | 第60-61页 |
·推动股票上市定价方法多元化发展 | 第61页 |
·在强监管之下实行自由配售权制度 | 第61-62页 |
·增加网下新股配售的锁定期 | 第62页 |
·扩大询价对象的范围 | 第62-63页 |
·协调各方利益优化投资环境 | 第63-66页 |
·加强对监管机构自身的监管 | 第63页 |
·提高发行主体的质量 | 第63-64页 |
·健全对承销商的约束 | 第64-65页 |
·投资者应理性投资减少投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