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经济作物论文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中国大豆危机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8页
1. 引言第8-14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9-11页
     ·关于大豆市场供求及价格的研究第9页
     ·关于大豆生产和消费的研究第9-10页
     ·关于大豆国际贸易和竞争力的研究第10-11页
   ·理论依据第11-14页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第11页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第11-12页
     ·赫-俄要素禀赋理论第12页
     ·产业内贸易理论第12-13页
     ·波特的国际竞争力优势理论第13-14页
2. 大豆生产和贸易概况第14-17页
   ·世界大豆生产和贸易概况第14-15页
     ·全球大豆生产的演进过程第14页
     ·全球各国竞争格局形成第14-15页
     ·全球贸易影响力的演变第15页
   ·中国大豆生产和贸易概况第15-17页
     ·中国大豆种植生产基本情况第15-16页
     ·中国大豆进出口贸易概况第16-17页
3. 中国大豆危机第17-21页
   ·大豆的重要性第17-20页
     ·大豆的用途第17-19页
     ·大豆的重要性第19-20页
   ·中国大豆危机表现第20-21页
4. 中国大豆市场的供求分析第21-26页
   ·中国大豆市场供给结构第21-23页
     ·国内大豆生产区域结构第22页
     ·国外进口来源结构第22-23页
   ·中国大豆市场需求结构第23-26页
     ·国内大豆消费结构第24页
     ·大豆出口地结构第24-26页
5. 中国大豆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第26-30页
   ·国内大豆与玉米成本收益比较第26-27页
   ·国内外大豆比较优势分析第27-30页
     ·国内外大豆成本比较第27-28页
     ·世界主要国家大豆单产比较第28-29页
     ·贸易竞争力比较第29-30页
6. 造成中国大豆危机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供给方面第30-31页
     ·大豆成本高单产水平低,大豆种植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第30页
     ·国产大豆质量有待提高第30-31页
   ·需求方面第31-32页
   ·政策方面第32-33页
     ·国内政策不足之处第32页
     ·国外政策的影响第32-33页
7. 缓解中国大豆危机的对策分析第33-37页
   ·大豆供给方面第33-35页
     ·提高大豆种植组织化程度第33-34页
     ·优化大豆生产布局第34页
     ·增加大豆科研投入,提高国产大豆的单产和质量第34-35页
   ·大豆贸易方面第35-36页
     ·充分发挥我国大豆的非转基因竞争优势第35页
     ·适度进口,加强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管理第35-36页
   ·政策方面第36-37页
     ·大豆补贴政策方面的建议第36-37页
     ·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控制大豆进口速度和质量第37页
8. 结论第37-39页
   ·本文结论第37-38页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ABSTRACT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CP分析的我国肉制品加工产业组织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粮食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评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