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定价偏差及波动率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4页
目录第14-18页
1. 绪论第18-31页
   ·研究背景第18-23页
     ·股指期货概述第18-21页
     ·沪深300股指期货发展概述第21-23页
   ·研究意义第23-26页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26-27页
   ·主要结论第27-29页
   ·创新点及不足第29-30页
   ·结构框架第30-31页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31-54页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综述第31-36页
     ·价格发现的含义第31-32页
     ·价格发现的影响因素第32-33页
     ·价格发现与市场有效性的辩证关系第33-34页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综述第34-36页
   ·股指期货定价偏差研究综述第36-38页
     ·定价偏差的定义第36页
     ·股指期货定价偏差研究综述第36-38页
   ·股指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综述第38-40页
     ·波动溢出效应的含义第38-39页
     ·股指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综述第39-40页
   ·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综述第40-43页
   ·波动率特征及波动率模型研究综述第43-48页
     ·波动率特征第43-44页
     ·波动率模型研究综述第44-48页
   ·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研究评述第48-49页
   ·数据的结构突变检验方法第49-54页
     ·单位根检验第50-51页
     ·结构突变检验第51-54页
3. 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机制形成过程研究第54-88页
   ·问题的提出第54-55页
   ·沪深300“实时”指数计算第55-58页
     ·沪深300指数简介第55-56页
     ·沪深300“实时”指数计算第56-58页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58-67页
     ·基本统计分析第58-59页
     ·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第59-64页
     ·结构突变检验第64-67页
   ·基本模型第67-72页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第67-70页
     ·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TVECM)第70-72页
   ·VECM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72-81页
     ·估计结果及分析第72-79页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第79-81页
   ·TVECM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81-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4. 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影响因素及非线性调整研究第88-107页
   ·引言第88-89页
   ·沪深300股指期货理论价格计算第89-94页
     ·持有成本定价模型第89-90页
     ·红利和无风险利率第90-93页
     ·沪深300股指期货理论价格计算第93-94页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94-96页
   ·定价偏差影响因素分析第96-102页
     ·基本模型第96-97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97-102页
   ·定价偏差非线性行为第102-106页
     ·门限自回归模型(TAR)第102-103页
     ·估计结果及分析第103-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5.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第107-118页
   ·引言第107-108页
   ·双变量GARCH-BEKK-ECM模型第108-110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10-116页
     ·估计方法与实证结果第110-112页
     ·波动溢出效应分析第112-113页
     ·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第113-115页
     ·实证结果的解释和总结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6. 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第118-140页
   ·问题的提出第118-119页
   ·基本模型和方法第119-123页
     ·跳扩散随机波动率模型第119-121页
     ·MCMC估计方法第121-123页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123-127页
     ·样本数据的选取第123页
     ·结构突变检验第123-125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25-127页
   ·估计结果及分析第127-138页
     ·估计结果第127-130页
     ·估计结果分析第130-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7. 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已实现波动率研究第140-166页
   ·已实现波动率建模综述第140-143页
   ·已实现波动率计算及分解第143-145页
   ·相关统计分析第145-155页
     ·样本数据的选取第145-146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46-152页
     ·与其它模型波动率的比较第152-153页
     ·已实现波动率的长记忆性第153-155页
   ·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模型第155-157页
     ·连续波动模型第155-157页
     ·跳跃波动模型第157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57-164页
     ·连续波动估计结果及分析第157-161页
     ·跳跃波动估计结果及分析第161-164页
   ·本章小结第164-166页
8. 全文的研究结论及展望第166-170页
   ·研究结论第166-168页
   ·启示与展望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4页
后记第184-186页
致谢第186-188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业国际转移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居民消费的就业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