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问题提出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理论研究法 | 第14页 |
·实证研究法 | 第14页 |
·归纳总结法 | 第14页 |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农业观光园文化创意概述 | 第17-35页 |
·基本概念 | 第17页 |
·观光农业 | 第17页 |
·农业观光园 | 第17页 |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生态旅游学 | 第18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18-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生态农业技术 | 第19-20页 |
·农业观光园的特点 | 第20-21页 |
·农游合一性 | 第20页 |
·生态性 | 第20-21页 |
·参与性 | 第21页 |
·季节性 | 第21页 |
·文化性 | 第21页 |
·教育性 | 第21页 |
·农业观光园的功能 | 第21-23页 |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 第21-22页 |
·保护环境生态效益 | 第22页 |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第22页 |
·加强信息示范教育 | 第22页 |
·满足多元化休闲 | 第22-23页 |
·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历程 | 第23-27页 |
·国外观光农业发展历程 | 第23-26页 |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农业观光园中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 | 第27-31页 |
·民族文化 | 第27-28页 |
·农耕文化 | 第28-29页 |
·植物文化 | 第29页 |
·民俗文化 | 第29-30页 |
·饮食文化 | 第30-31页 |
·农业观光园中文化创意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文化可以保持农业观光园的自身特色 | 第31页 |
·文化可以陶冶游客的精神情操 | 第31页 |
·文化可以促进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 | 第31-32页 |
·农业观光园开发中文化资源的应用 | 第32-34页 |
·体现于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中 | 第32页 |
·体现于景点的详细设计之中 | 第32-33页 |
·体现于旅游商品的设计之中 | 第33-34页 |
·农业观光园文化创意表达形式 | 第34-35页 |
·直接表达 | 第34页 |
·场景模拟 | 第34页 |
·隐喻诠释 | 第34页 |
·象征处理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35-43页 |
·无锡斗山农业生态园 | 第35-37页 |
·项目概况 | 第35-36页 |
·园区主题产业园文化的表达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重庆市巴克斯葡萄公园 | 第37-39页 |
·项目概况 | 第37页 |
·巴克斯葡萄公园文化主题的内容 | 第37页 |
·巴克斯葡萄公园文化的表达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溧阳市吴楚农耕文化园 | 第39-43页 |
·项目概况 | 第39-40页 |
·吴楚农耕文化园文化的表达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西岗庙山湖农业观光园为例 | 第43-85页 |
·项目概况 | 第43-45页 |
·区位与交通 | 第43页 |
·自然条件 | 第43-44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44页 |
·旅游资源 | 第44-45页 |
·SWOT分析 | 第45-48页 |
·优势 | 第45-46页 |
·劣势 | 第46-47页 |
·机遇 | 第47页 |
·挑战 | 第47-48页 |
·文化资源的挖掘 | 第48-52页 |
·农业文化 | 第48-49页 |
·茶文化 | 第49-50页 |
·民国建筑文化 | 第50-52页 |
·西岗庙山湖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 | 第52-58页 |
·规划范围 | 第52页 |
·规划目标 | 第52页 |
·规划原则 | 第52-53页 |
·规划思路 | 第53-54页 |
·创意分析 | 第54-58页 |
·景观结构与功能分区 | 第58-62页 |
·景观结构 | 第58页 |
·功能分区 | 第58-62页 |
·专项规划 | 第62-71页 |
·道路交通 | 第62-64页 |
·景观视线 | 第64-65页 |
·植物种植 | 第65-69页 |
·设施农业专项 | 第69页 |
·灌溉系统 | 第69-70页 |
·服务设施 | 第70-71页 |
·主要景点详细设计 | 第71-82页 |
·入口广场 | 第71-74页 |
·滨水广场景观区 | 第74-76页 |
·茶业创意园 | 第76-79页 |
·滨水休闲中心 | 第79-82页 |
·效益分析与评价 | 第82-85页 |
·社会效益 | 第82页 |
·生态效益 | 第82-83页 |
·经济效益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本项目创新点 | 第86页 |
·展望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