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6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6-17页 |
·需求溢出理论 | 第17-19页 |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指标体系 | 第19-22页 |
·欧盟教育公平测度指标体系 | 第20页 |
·我国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吴起县免费教育与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 第22-30页 |
·吴起县财政状况分析 | 第23-24页 |
·吴起县财政收入构成 | 第23页 |
·吴起县财政性教育经费 | 第23-24页 |
·吴起县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及基建支出 | 第24页 |
·吴起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 第24-30页 |
·政策体系的构建 | 第24-27页 |
·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 | 第27-28页 |
·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吴起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 第30-35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34页 |
·教育机会公平 | 第31-32页 |
·办学条件 | 第32-33页 |
·教学质量分析 | 第33-34页 |
·小结——后免费时代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后免费时代吴起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 第35-43页 |
·吴起县免费教育取得的成就 | 第35页 |
·吴起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分析 | 第35-39页 |
·受教育机会均等 | 第36页 |
·受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资源配置均等 | 第36-37页 |
·教育结果均等 | 第37-38页 |
·政府财政投入的持续性 | 第38-39页 |
·吴起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自然资源所提供的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 第39-40页 |
·政府更迭时政策的变更 | 第40页 |
·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递进维度 | 第40-41页 |
·学生及老师依赖性的产生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后免费时代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 第43-46页 |
·“后免费时代”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 第43-46页 |
·人才吸引政策用以抵消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性 | 第43-44页 |
·社会监督促进教育工程的持续进行 | 第44页 |
·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