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3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凝灰质砂岩储层测井方法与有效介质导电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凝灰质砂岩储层测井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导电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贝尔油田凝灰质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 第13-19页 |
·兴安岭群南屯组储层特征研究 | 第13-19页 |
·南屯组储层岩性特征 | 第13-15页 |
·南屯组储层物性特征 | 第15-16页 |
·南屯组储层粘土矿物特征 | 第16页 |
·南屯组储层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 第16-17页 |
·南屯组储层孔隙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贝尔凹陷南屯组凝灰质砂岩储层岩电规律实验研究 | 第19-24页 |
·贝尔凹陷凝灰质砂岩储层岩电实验岩心样品的选择 | 第19-20页 |
·贝尔凹陷凝灰质砂岩储层常温常压岩电规律研究 | 第20-24页 |
·常温常压条件下地层因素与孔隙度关系研究 | 第20页 |
·常温常压条件下胶结指数变化规律研究 | 第20-21页 |
·常温常压条件下电阻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常温常压条件下饱和度指数变化规律研究 | 第22-23页 |
·常温常压条件下 b 值变化规律研究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贝尔油田凝灰质砂岩储层导电模型的建立 | 第24-41页 |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 | 第24-25页 |
·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 | 第25-26页 |
·基于有效介质导电理论和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导电模型的建立 | 第26-34页 |
·利用有效介质导电理论确定岩石电导率 | 第26-27页 |
·利用孔隙几何导电理论确定等效地层水电导率 | 第27-28页 |
·凝灰质砂岩导电模型 | 第28-34页 |
·贝尔凹陷凝灰质砂岩储层电阻率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0页 |
·计算含油的凝灰质砂岩储层电导率与测量电导率的比较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储层参数确定方法 | 第41-44页 |
·确定地层泥质与凝灰质混合含量 | 第41页 |
·确定地层孔隙度 | 第41-42页 |
·确定地层渗透率 | 第42-43页 |
·确定地层束缚水饱和度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贝尔油田凝灰质砂岩储层电阻率模型的实际应用 | 第44-51页 |
·饱和度模型参数确定及其求解 | 第44-46页 |
·密闭取心井应用效果分析 | 第46-47页 |
·实际资料解释结果与试油结果对比 | 第47-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 | 第58-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