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方法的微裂缝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发展趋势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技术思路 | 第13-14页 |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 第14-15页 |
第2章 岩石裂缝微观特征研究概述 | 第15-29页 |
·岩石裂缝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岩石裂缝表面形态描述 | 第15-25页 |
·表面形态的测量方法 | 第16页 |
·表面形态的描述方法 | 第16-25页 |
·岩石裂缝微观特征研究的难点 | 第25-27页 |
·岩石裂缝微观特征常规研究方法的不足 | 第27-29页 |
第3章 裂缝壁面微观形态数字化方法 | 第29-42页 |
·裂缝壁面吻合度 | 第29-32页 |
·吻合度与裂缝微观特征的关系 | 第30-32页 |
·吻合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2页 |
·激光三维扫描测量系统 | 第32-35页 |
·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原理 | 第32-34页 |
·扫描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第34页 |
·三维激光扫描仪操作步骤 | 第34-35页 |
·数字化方法的实现过程 | 第35-37页 |
·数字化方法的应用 | 第37-39页 |
·裂缝导流能力与闭合规律研究 | 第37-38页 |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研究 | 第38-39页 |
·酸岩反应速度对导流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39页 |
·裂缝壁面微观形态数字化方法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基于数字化方法的微观裂缝模型 | 第42-57页 |
·岩石裂缝微观模型推导思路 | 第42-43页 |
·岩样初始数字化结果 | 第43-47页 |
·模型的推导 | 第47-56页 |
·裂缝闭合模型 | 第47-50页 |
·裂缝渗流能力预测模型 | 第50-56页 |
·基于数字化方法的微观裂缝模型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模型验证与各类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57-75页 |
·微观裂缝模型的验证 | 第57-71页 |
·裂缝闭合量的验证 | 第57-65页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0-65页 |
·裂缝渗透率的验证 | 第65-71页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66-6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页 |
·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71页 |
·微观模型与各类方法的对比 | 第71-73页 |
·模型验证与各类方法的对比分析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