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云韶集》概述 | 第11-23页 |
第一节、《云韶集》概况 | 第11-13页 |
第二节、选词原则与范围 | 第13-16页 |
第三节、论词之起源 | 第16-23页 |
1、前人之论 | 第16-18页 |
2、陈廷焯之词论变化 | 第18-23页 |
第二章 、论陈廷焯前后期词论的继承 | 第23-46页 |
第一节、论“雅” | 第23-37页 |
1、雅与正 | 第23-25页 |
2、浙派“醇雅”与常派“骚雅” | 第25-29页 |
3、陈廷焯论“雅” | 第29-37页 |
第二节、说“沉郁” | 第37-46页 |
1、“沉郁”说的诗学传统 | 第37-38页 |
2、“沉郁”内涵的演变 | 第38-42页 |
3、“沉郁”词风的养成 | 第42-46页 |
第三章 、论陈廷焯前后期词论的显著改变 | 第46-56页 |
第一节、从肯定到质疑 | 第46-49页 |
第二节、论宋代词——以王沂孙为例 | 第49-52页 |
第三节、论清代词——兼论周济对陈廷焯的影响 | 第52-56页 |
余论——《云韶集》服膺浙派之必然 | 第56-59页 |
附录一、论《白雨斋词存》 | 第59-64页 |
附录二、《云韶集》与《词则》入选词人表 | 第64-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