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人源NSD家族蛋白质的PHD5-C5HCH模块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识别第13-33页
   ·引言第13-14页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第14-16页
   ·组蛋白密码第16页
   ·组蛋白密码的建立,作用与消除第16-17页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识别的结构域第17-30页
     ·组蛋白甲基化识别第18-23页
       ·赖氨酸甲基化识别第18-21页
       ·精氨酸甲基化识别第21-23页
     ·组蛋白乙酰化识别第23-24页
     ·组蛋白修饰的组合识别第24-30页
       ·相邻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识别第24-26页
       ·中等距离翻译后修饰组合的识别第26-27页
       ·远距离翻译后修饰组合的识别第27-28页
       ·同一核小体不同组蛋白尾巴的识别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第2章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NSD家族第33-55页
   ·NSD家族简介第33页
   ·NSD家族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第33-34页
   ·NSD家族蛋白质的特性第34-35页
   ·NSD家族蛋白质致病机理进展第35-39页
     ·NSD1异常致病机理研究第35-37页
     ·NSD2异常致病机理研究第37-39页
     ·NSD3异常致病机理研究第39页
   ·NSD家族蛋白质功能的非冗余性第39-40页
   ·NSD家族蛋白质SET结构域酶活性质第40-42页
   ·H3K36甲基化第42-48页
     ·H3K36甲基化与转录延伸第42-45页
     ·H3K36甲基化与mRNA剪接第45-46页
     ·H3K36甲基化的其他功能第46-48页
   ·H3K36甲基化的建立第48页
   ·NSD家族蛋白质如何被募集到指定位置第48-50页
     ·NSD家族蛋白质被募集到基因组的不同位置第49-50页
     ·NSD家族的组蛋白识别结构域第50页
     ·PHD5-C5HCH模块可能在NSD家族蛋白质多样性上起关键作用第50页
   ·总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第3章 材料方法第55-69页
   ·人源PHD5-C5HCH_(NSD1),PHD5-C5HCH_(NSD2)和PHD5-C5HCH_(NSD3)的克隆第55-60页
     ·蛋白质边界选择和克隆策略第55-56页
     ·PCR扩增片段第56页
     ·片段回收第56页
     ·双酶切实验第56-57页
     ·载体准备第57页
     ·双酶切片段连接至载体第57页
     ·LIC片段dCTP处理第57-58页
     ·LIC载体线性化和dGTP处理第58页
     ·LIC连接第58页
     ·连接产物转化至感受态细胞第58页
     ·单克隆鉴定第58-59页
     ·突变体构建第59-60页
   ·蛋白质表达第60-62页
     ·His_6标签融合蛋白质表达第60-61页
     ·His_6标签融合蛋白质纯化第61-62页
     ·GST标签融合蛋白质纯化第62页
     ·同位素标记蛋白的表达第62页
   ·晶体生长,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第62-64页
   ·核磁实验第64-65页
     ·主链认证第64页
     ·核磁滴定第64-65页
   ·组蛋白相互作用实验第65-66页
     ·小牛胸腺组蛋白Pull-down实验第65页
     ·生物素标记小肽Pull-down第65-66页
     ·Peptide arrays鉴定对组蛋白修饰的识别第66页
     ·ITC实验第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第4章 NSD家族蛋白质PHD5-C5HCH模块的结构功能研究第69-103页
   ·实验结果第69-88页
     ·蛋白质边界选择第69-70页
     ·NSD家族成员的PHD5-C5HCH模块显示出组蛋白结合能力的差异第70-71页
     ·小肽阵列鉴定NSD3的PHD5-C5HCH模块对组蛋白修饰的选择性第71页
     ·等温量热滴定定量PHD5-C5HCH_(NSD3)与H3 N端小肽的结合强度第71-73页
     ·NMR化学位移扰动实验第73-75页
     ·PHD5-C5HCH_(NSD3)自由状态,及其与组蛋白H3 N端小肽的复合物晶体生长,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第75-78页
     ·PHD5-C5HCH_(NSD3)模块是一个整体,仅由PHD5负责组蛋白H3 N端尾巴的结合第78-79页
     ·NSD家族三个成员的PHD5-C5HCH_(NSD3)模块结构上保守第79-80页
     ·PHD5-C5HCH_(NSD3)模块识别组蛋白H3 N端尾巴的分子机制第80-84页
     ·NTS motif定义了可以感知H3K9甲基化修饰状态的PHD锌指类型第84-87页
     ·NSD家族PHD5-C5HCH模块结合组蛋白H3的差异第87-88页
     ·结论第88页
   ·讨论第88-97页
     ·NSD家族PHD5-C5HCH结构域识别组蛋白能力差异在进化中是保守的第88-90页
     ·NSD家族的C5HCH结构域是潜在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模块,而且相互作用模式也可能存在差异第90-93页
     ·NSD家族的PHD5-C5HCH串联锌指结构是一种新的串联PHD锌指结构类型第93-94页
     ·Sotos综合症突变的影响第94-96页
     ·NSD3的PHD5-C5HCH模块识别组蛋白的特性对NSD3 in vivo功能的提示第96-97页
   ·总结第97-98页
     ·进展第97页
     ·缺点和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附录1 晶体生长与优化第103-107页
附录2 晶体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制备及X射线吸收谱学研究
下一篇:机器人辅助生物细胞光学操作中运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