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

地下热水钙华沉积的水化学影响因素和热水钙华微层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钙华沉积模式及构造类型第12-13页
     ·钙华沉积机制第13-16页
     ·钙华微层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钙华定年与古气候重建第18-19页
   ·选题的依据第19-20页
   ·拟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第20页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线路第20-23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0-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温泉、钻井概况第23-44页
   ·沉积钙华地下热水介绍第23-39页
     ·沉积钙华的温泉、钻井地质概况第23-36页
     ·沉积钙华的温泉、钻井水化学基本特征第36-39页
   ·无钙华沉积地下水介绍第39-42页
     ·无钙华沉积的温泉、钻井地质概况第39-41页
     ·无钙华沉积的温泉、钻井水化学基本特征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控制因素第44-66页
   ·水化学基本特征分析第44-55页
     ·Ca~(2+)、HCO_3-含量及当量第44-46页
     ·其他主要离子第46-47页
     ·比例系数第47-49页
     ·二氧化碳分压第49-50页
     ·CO_2来源第50-52页
     ·矿物饱和指数第52-54页
     ·综合指标第54-55页
   ·水化学特征关系第55-61页
     ·Ca~(2+)、HCO_3-含量、当量及百分比含量关系第55-59页
     ·Ca~(2+)、HCO_3~-当量与 PCO_2关系第59-60页
     ·pH 与 logP_(CO2)关系第60页
     ·SI_c、SI_a与温度的关系第60-61页
   ·五组温泉水化学特征对比第61-63页
   ·影响钙华沉积的主要水化学因素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天津王四井层状钙华的研究第66-91页
   ·研究区水文地质及气候特征第66-67页
   ·钙华样品采集、测试及水化学分析第67-69页
     ·钙华样品采集第67-68页
     ·化学元素测试第68页
     ·王四井水化学分析第68-69页
   ·钙华微层的物理特征分析第69-74页
     ·钙华微层的物理特征第69-73页
     ·钙华微层厚度分析第73-74页
   ·降水量、气温与微层物理特征变化的关系第74-77页
   ·微量元素分析第77-80页
     ·Sr 与 Mg 的相关性第77-78页
     ·Sr 与 Ba 的相关性第78-80页
   ·Δ~(18)O控制因素及与钙华微层物理特征的关系第80-83页
     ·δ~(18)O控制因素第80-81页
     ·钙华δ~(18)O与δ~(13)C 含量关系第81页
     ·钙华δ~(18)O与 Mg 含量关系第81-83页
   ·Δ~(13)C 控制因素及与钙华微层物理特征的关系第83-87页
     ·δ~(13)C 控制因素第83-85页
     ·钙华微层 Mg/Ca 与δ~(13)C 的关系第85-86页
     ·Mg/Ca、δ~(13)C 与钙华微层的关系第86-87页
   ·SR、BA和Δ~(13)C 及其与降雨量的关系第87-88页
   ·讨论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西藏绒玛温泉钙华测年与古气候研究第91-114页
   ·绒玛温泉钙华第91-95页
     ·绒玛温泉区概况第91-92页
     ·绒玛温泉钙华沉积形态第92-93页
     ·西藏地区钙华的研究成果第93-95页
   ·钙华定年第95-101页
     ·钙华定年方法第95-99页
     ·钙华定年方法及其测年范围第99-101页
   ·~(230)TH/~(234)U 定年原理与实验方法第101-104页
     ·~(230)Th/~(234)U 定年原理第101-102页
     ·野外采样第102页
     ·实验步骤第102页
     ·初始钍校正第102-104页
     ·α谱测量第104页
   ·钙华测年结果与讨论第104-108页
   ·钙华锥形成过程简述第108-109页
   ·古气候研究第109-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14-117页
   ·结论第114-116页
   ·建议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8页
个人简介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特提斯白垩纪中期页岩—微生物岩组合--缺氧和甲烷泄漏事件的证据
下一篇:地下水反演模型解的唯一性和高精度反演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