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反腐倡廉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5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21页 |
| ·关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研究 | 第11-14页 |
| ·对反腐倡廉途径研究 | 第14-16页 |
| ·对反腐倡廉教育研究 | 第16-17页 |
| ·对党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研究 | 第17-19页 |
| ·对廉政文化研究 | 第19-20页 |
| ·对国外反腐倡廉的经验借鉴研究 | 第20-21页 |
| ·国外学者对反腐倡廉的理论探讨研究 | 第21-23页 |
|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3页 |
| ·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 2 腐败及其成因 | 第25-36页 |
| ·“腐”与“廉” | 第25-27页 |
| ·“腐” | 第25-26页 |
| ·“廉” | 第26-27页 |
| ·腐败的危害 | 第27-30页 |
| ·腐败威胁着现存的国家政权和执政党地位的巩固 | 第27-28页 |
| ·腐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 | 第28页 |
| ·腐败危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28-29页 |
| ·腐败严重影响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第29页 |
| ·腐败给素质教育的发展带来挑战 | 第29-30页 |
| ·当前腐败的成因分析 | 第30-36页 |
| ·经济原因 | 第30页 |
| ·历史原因 | 第30-31页 |
| ·现实原因 | 第31-33页 |
| ·社会原因 | 第33-35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下降 | 第35-36页 |
| 3 思想政治教育与反腐倡廉 | 第36-4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 第36-44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 | 第36-3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特点 | 第37-40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 第40-44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反腐倡廉中的现状 | 第44-46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 第44-45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应有的客观环境 | 第45-46页 |
| ·反腐倡廉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第46-47页 |
| 4 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反腐倡廉 | 第47-64页 |
| ·深化认识,理清反腐倡廉思路 | 第47-48页 |
| ·选择教育重点,把握反腐倡廉方向 | 第48-50页 |
| ·突出重点教育对象 | 第49-50页 |
| ·突出重要教育领域 | 第50页 |
| ·强化方式方法促进反腐倡廉 | 第50-55页 |
| ·突出典型示范,深化警示,抓好主题 | 第51-53页 |
| ·教育要贴近实际,良性互动 | 第53页 |
| ·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有机结合 | 第53-55页 |
| ·丰富内容,强化反腐倡廉的意识观念 | 第55-60页 |
| ·注重领导干部权力观与利益观教育 | 第56页 |
| ·加强优良传统教育 | 第56-59页 |
| ·强化法纪意识教育 | 第59-60页 |
| ·优化环境,促进反腐倡廉新格局的形成 | 第60-64页 |
| ·经济环境的优化 | 第60页 |
| ·政治环境的优化 | 第60-61页 |
| ·文化环境的优化 | 第61-62页 |
| ·社会环境的优化 | 第62-64页 |
| 结语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