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6-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0-23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23-45页 |
·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演进趋势 | 第23-27页 |
·发展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 第23-25页 |
·发展模式的演进趋势 | 第25-26页 |
·交通发展模式及其演进 | 第26-27页 |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综述 | 第27-34页 |
·持续发展理念及内涵 | 第27-29页 |
·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 第29-30页 |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第30-31页 |
·交通运输外部性研究综述 | 第31-34页 |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 第34-44页 |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34-36页 |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征 | 第36-38页 |
·典型国家的公路交通发展模式 | 第38-42页 |
·国外公路交通发展模式之借鉴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概念模型 | 第45-66页 |
·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现状与阶段特征 | 第45-48页 |
·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现状 | 第45-47页 |
·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阶段认识 | 第47-48页 |
·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48-52页 |
·影响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52-57页 |
·社会需求 | 第52-54页 |
·资源因素 | 第54-55页 |
·环境因素 | 第55页 |
·资金因素 | 第55-56页 |
·科技因素 | 第56-57页 |
·基于因素分析的概念模型构建 | 第57-60页 |
·模型各子目标模式的关联性分析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公路交通能源利用的情景分析与节能模式选择 | 第66-88页 |
·公路交通能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 第66-69页 |
·公路交通能源利用总量 | 第66-67页 |
·公路交通能源利用结构 | 第67-68页 |
·公路交通能源利用强度 | 第68-69页 |
·公路交通能源利用模式的分析框架 | 第69-73页 |
·能源利用多因素的归类 | 第69-70页 |
·基于多因素分类的框架模型 | 第70-73页 |
·公路交通能源利用的情景分析 | 第73-82页 |
·情景分析法 | 第73页 |
·节能情景分析 | 第73-79页 |
·节能效果预测 | 第79-82页 |
·公路交通的节能模式选择 | 第82-87页 |
·结构性节能模式选择 | 第82-84页 |
·技术性节能模式的选择 | 第84-85页 |
·管理性节能模式选择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公路交通的外部成本测算与环境适应模式选择 | 第88-136页 |
·公路交通外部成本的概念和内涵 | 第88-93页 |
·外部性概念 | 第89-90页 |
·公路交通外部成本的定义 | 第90-91页 |
·公路交通外部成本的治理 | 第91-93页 |
·道路交通事故外部成本构成与测算 | 第93-102页 |
·道路交通事故外部成本构成 | 第93-95页 |
·交通事故外部成本测算方法 | 第95-97页 |
·交通事故外部成本测算 | 第97-102页 |
·交通拥堵外部成本构成与测算 | 第102-110页 |
·交通拥堵的界定与外部成本构成 | 第102-104页 |
·交通拥堵外部成本测算方法 | 第104-107页 |
·交通拥堵外部成本测算 | 第107-110页 |
·温室效应外部成本构成与测算 | 第110-117页 |
·温室效应外部成本构成 | 第110-111页 |
·公路交通温室效应外部成本测算方法 | 第111-114页 |
·温室效应外部成本测算 | 第114-117页 |
·大气污染外部成本构成与测算 | 第117-130页 |
·大气污染外部成本构成 | 第117-119页 |
·公路交通大气污染外部成本测算方法 | 第119-120页 |
·大气污染外部成本测算 | 第120-130页 |
·针对公路交通外部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 第130-135页 |
·实施安全发展战略,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 第130-132页 |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 第132-133页 |
·实施畅通发展战略,缓解交通拥堵 | 第13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6章 公路交通的资金供给模式与债务风险预警 | 第136-161页 |
·公路交通发展资金现状 | 第136-141页 |
·公路资金供给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136-137页 |
·公路建设资金现状 | 第137-141页 |
·公路养护资金现状 | 第141页 |
·公路交通发展资金供需分析 | 第141-147页 |
·公路交通发展目标的设定 | 第141-142页 |
·公路交通发展资金需求分析 | 第142-143页 |
·公路交通发展资金供给分析 | 第143-145页 |
·公路交通发展资金的供需形势 | 第145-147页 |
·公路交通二元资金供给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 第147-152页 |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普通公路投融资机制 | 第147-149页 |
·利用市场机制筹集高速公路发展资金 | 第149-151页 |
·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协调的二元发展模式 | 第151-152页 |
·二元模式下公路债务风险的判别和预警体系的设计 | 第152-159页 |
·债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的总体思路 | 第152-153页 |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153-154页 |
·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154-156页 |
·公路债务风险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 第156-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1-166页 |
·研究内容总结 | 第161-164页 |
·研究展望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第177-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作者简介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