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诉讼立案现状调研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第一章 我国民事诉讼立案现状第12-16页
 第一节 民事案件立案情况第12-13页
  一、 民事案件立案的证据材料要求不一第12-13页
  二、 新型民事案件难以立案第13页
  三、 当事人缺失不予立案理由的知情权第13页
 第二节 解读“立案难”的原因第13-16页
  一、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过高第13-14页
  二、 主管审查把关过严,主管范围过窄第14-15页
  三、 重大、敏感的社会性案件立案难第15-16页
第二章 反思我国民事立案制度第16-23页
 第一节 实质性的立案审查制度第16-18页
  一、 原告资格的审查第16-17页
  二、 对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的审查第17-18页
  三、 对证据的审查第18页
 第二节 法院主管民事诉讼范围狭窄第18-23页
  一、 法律关系标准模糊,保护范围狭窄第19-20页
  二、 法院司法解释权的扩大化第20-23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立案制度的建议第23-33页
 第一节 将立案审查由实体审查改为形式审查第23-26页
  一、 引入程序当事人概念第23-24页
  二、 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第24-25页
  三、 建立立案登记制度第25-26页
 第二节 扩大民事诉讼法院主管的范围第26-29页
  一、 以确立司法最终解决原则为切入点,扩大法院主管权第27-28页
  二、 以诉的利益为标准重新确定民事诉讼法院主管的范围第28-29页
  三、 采取概括式与排除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主管范围第29页
 第三节 构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第29-33页
  一、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内涵第29-31页
  二、 完善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第31-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
下一篇:刑事诉讼“免证权”条款的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