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 | 第17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8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18-19页 |
·系统理论 | 第19-22页 |
·基本思想 | 第19页 |
·复杂性方法论原则 | 第19-20页 |
·基本观点 | 第20-21页 |
·系统论与企业管理 | 第21-22页 |
·协同学理论 | 第22-24页 |
·基本思想 | 第22页 |
·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协同学与企业管理 | 第23-24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与企业管理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河北省经济、能源、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描述 | 第26-27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复杂性 | 第26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理论的演化 | 第26-27页 |
·基本模型 | 第27页 |
·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 | 第27-29页 |
·河北省能源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能源供应状况 | 第29页 |
·能源消费状况 | 第29-30页 |
·能源供求平衡分析 | 第3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河北省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水环境状况 | 第31页 |
·大气环境状况 | 第31-3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河北省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 第33-52页 |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33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4页 |
·综合指数法评价过程 | 第34-45页 |
·综合指数法 | 第34-36页 |
·确定权重 | 第36-37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指标层 | 第37-42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准则层综合评价 | 第42-44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综合评价 | 第44-45页 |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综合评价 | 第4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过程 | 第45-51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5-46页 |
·熵权系数法 | 第46-47页 |
·熵值的计算 | 第47-48页 |
·差异系数的计算 | 第48-49页 |
·权重的计算结果 | 第49-50页 |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河北省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协同管理对策研究 | 第52-58页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第52-53页 |
·集中力量发展支柱产业 | 第52页 |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 | 第52-53页 |
·大力发展服务行业 | 第53页 |
·通过协同管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 第53-54页 |
·加强环境保护 | 第54-55页 |
·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 第54-55页 |
·地方政府要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工作 | 第55页 |
·企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 第55页 |
·建立河北省经济能源环境协同管理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55-57页 |
·河北省经济能源环境结构协同管理 | 第56页 |
·河北省经济能源环境组织协同管理 | 第56页 |
·河北省经济能源环境功能协同管理 | 第56-57页 |
·河北省经济能源环境目标协同管理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