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CONTENTS | 第7-10页 |
|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15-20页 |
| ·废旧电路板产生量大 | 第15-16页 |
| ·电子垃圾产生的废旧电路板 | 第15-16页 |
| ·电路板制造过程产生的废旧电路板 | 第16页 |
| ·废旧电路板危害严重 | 第16-17页 |
| ·废旧电路板资源化价值高 | 第17-18页 |
| ·国家城市矿产的战略需求 | 第18-19页 |
| ·十二五规划的迫切要求 | 第19页 |
| ·山东省环保专项的要求 | 第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0-41页 |
| ·废旧电路板的组成和分布 | 第20页 |
| ·废旧电路板的资源化利用方法、现状和进展 | 第20-32页 |
| ·机械处理法 | 第21-26页 |
| ·热解法 | 第26-27页 |
| ·火法冶金技术 | 第27-29页 |
| ·湿法冶金技术 | 第29-30页 |
| ·生物处理技术 | 第30-31页 |
| ·其他处理技术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页 |
| ·铜的浸出技术 | 第32-35页 |
| ·酸浸 | 第33-34页 |
| ·氨浸 | 第34页 |
| ·生物浸出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页 |
|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35-36页 |
| ·国内外溶液中铜的回收技术 | 第36-38页 |
| ·回收金属铜 | 第36-37页 |
| ·回收硫酸铜 | 第37-38页 |
| ·回收氯化亚铜 | 第38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8-39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 第3章 盐酸/正丁胺/硫酸铜体系浸出金属铜的技术方法 | 第41-52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 ·仪器试剂 | 第41-42页 |
| ·溶液制备 | 第42-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 ·标准曲线 | 第44-45页 |
| ·PCB中主要金属及含量的测定 | 第45页 |
| ·浸出条件的优化 | 第45-50页 |
| ·精密度 | 第50页 |
| ·浸出应用试验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盐酸/正丁胺/硫酸铜体系浸出铜的动力学研究 | 第52-58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 ·仪器试剂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 ·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 | 第52-53页 |
| ·反应动力学机理 | 第53-54页 |
| ·浸出动力学模型 | 第54-56页 |
| ·反应活化能计算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亚硫酸钠还原法制备氯化亚铜的技术研究 | 第58-66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原理 | 第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 ·仪器试剂 | 第59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63页 |
| ·母液分析 | 第60页 |
| ·制备条件优化 | 第60-62页 |
| ·精密度 | 第62-63页 |
| ·氯化亚铜沉淀的洗涤 | 第63页 |
| ·CuCl产品质量分析 | 第63页 |
| ·效益分析 | 第63-65页 |
| ·经济效益 | 第63-64页 |
| ·环境和社会效益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下一步工作方向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