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丘陵山区小流域雨水利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9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雨水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 第11-12页 |
| ·雨水利用的相关概念 | 第11页 |
| ·雨水利用的内涵 | 第11-12页 |
| ·雨水集蓄利用的内涵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7页 |
| ·雨水利用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GIS在水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雨水利用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 2 GIS空间数据技术及丘陵山区产汇流分析 | 第19-33页 |
| ·GIS的概念 | 第19-22页 |
| ·GIS的定义 | 第19页 |
| ·GIS的组成 | 第19页 |
| ·GIS的功能 | 第19-21页 |
| ·GIS的应用 | 第21-22页 |
| ·GIS空间分析功能简介 | 第22-23页 |
| ·区域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23-24页 |
| ·基于FME的空间数据格式转换 | 第24-26页 |
| ·基于ARCGIS的水文分析简介 | 第26-33页 |
| 3 基于GIS的丘陵山区小流域雨水利用研究 | 第33-43页 |
| ·丘陵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分析 | 第33-34页 |
|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的概念 | 第33页 |
|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计算方法的GIS实现 | 第34页 |
| ·丘陵山区小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34-37页 |
| ·丘陵山区小流域雨水利用方式 | 第37-38页 |
| ·基于GIS的丘陵山区小流域雨水利用模型的建立 | 第38-43页 |
| 4 实例分析—扬州枣林湾生态园雨水利用 | 第43-74页 |
| ·枣林湾生态园概况 | 第43-47页 |
| ·地形地貌 | 第43页 |
| ·地质 | 第43页 |
| ·气候 | 第43-44页 |
| ·植被 | 第44页 |
| ·土壤 | 第44页 |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44-45页 |
| ·自然灾害 | 第45-46页 |
| ·光热资源 | 第46页 |
| ·水资源现状 | 第46-47页 |
| ·枣林湾生态园区雨水利用现状及降雨资源潜力分析 | 第47-52页 |
| ·区域雨水利用现状 | 第47页 |
| ·区域降雨资源潜力分析 | 第47-52页 |
| ·枣林湾生态园区水资源供需分析 | 第52-55页 |
| ·基于GIS的枣林湾生态园区雨水利用模型 | 第55-7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4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