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后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5页 |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发展情况 | 第10-11页 |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 | 第11-13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作用 | 第13页 |
·目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趋势 | 第15-20页 |
·生态农业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后评价理论研究 | 第22-27页 |
·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 | 第22-24页 |
·项目后评价定义 | 第22页 |
·项目后评价的目的 | 第22页 |
·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 第23-24页 |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理论研究 | 第24-26页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点 | 第24页 |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的特点 | 第24-25页 |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的定义 | 第25页 |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的基本程序 | 第25页 |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第27-49页 |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5页 |
·过程后评价 | 第27-28页 |
·影响后评价 | 第28-30页 |
·经济后评价 | 第30-33页 |
·可持续性后评价 | 第33页 |
·评价指标体系汇总 | 第33-35页 |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研究方法 | 第35-47页 |
·常用的后评价方法介绍 | 第35-36页 |
·本文选用评价方法 | 第3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6-38页 |
·确定权重 | 第38-4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高标准农田后评价实例研究 | 第49-71页 |
·工程概况 | 第49-53页 |
·基本情况 | 第49-50页 |
·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特征 | 第50-52页 |
·社会状况 | 第52-53页 |
·项目建设后状况 | 第53页 |
·指标定量化 | 第53-69页 |
·评价指标基准的设立 | 第53-54页 |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 | 第54-61页 |
·定量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61-62页 |
·实际值的计算 | 第62-68页 |
·定量指标的标准值 | 第68-69页 |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结论 | 第71-73页 |
·主要结论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