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两种基因型水稻根际微域中重金属镉形态差异及其有效性研究

致谢第1-12页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42页
 1 土壤中镉的来源及其化学行为第17-26页
   ·土壤中镉的来源及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第17-21页
   ·土壤中镉的形态分级及其影响因素第21-26页
 2 根际微域中镉的化学行为第26-35页
   ·根际微域特点及其重要性第26-27页
   ·根际分泌物的组成及其作用第27-30页
   ·镉在根际微域的化学行为及其机理第30-35页
 3 土壤镉污染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及其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第35-42页
   ·土壤镉污染对水稻的毒害作用第35-40页
   ·镉在水稻中的吸收与分配第40-42页
第二章 镉胁迫对两种基因型水稻植株生长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第42-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实验材料第43-44页
   ·实验设计第44-45页
   ·项目测定及数据分析第45-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土壤镉胁迫对两种水稻品种生长的影响第46-48页
   ·土壤镉胁迫对两个水稻品种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第48-50页
   ·土壤锡胁迫对两个水稻品种MDA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水稻品种镉积累的基因型差异第51-53页
 3 讨论第53-57页
 4 结论第57-58页
第三章 镉胁迫下两种基因型水稻根际镉的变化及其微生物响应第58-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62页
   ·实验材料第59-60页
   ·实验设计第60-61页
   ·项目测定及数据分析第61-6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2-71页
   ·两种水稻品种间根际微域内可交换态镉的变化第62-64页
   ·两种水稻品种间根际微域内各形态镉变化第64-66页
   ·两种水稻品种间根际微域内土壤C_(mic)的响应第66-69页
   ·两种水稻品种间根际微域内镉总含量的变化第69-71页
 3 讨论第71-74页
 4 结论第74-76页
第四章 缺铁和供铁条件下两种基因型水稻根际分泌物对镉吸收的影响第76-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7-81页
   ·实验植物第77页
   ·实验设计第77-79页
   ·测定方法第79-8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1-86页
   ·不同铁处理下两个品种水稻干重的变化第81-82页
   ·不同铁处理下两个品种水稻对镉元素积累的差异第82-84页
   ·两个品种水稻对铁元素积累的差异第84-85页
   ·两个品种水稻不同处理下根系分泌物的差异第85-86页
 3 讨论第86-88页
 4 结论第88-90页
第五章 外源添加元素锌、钙、硫对两种水稻镉吸收的影响第90-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1-93页
   ·实验材料第91-92页
   ·实验设计第92-93页
   ·项目测定及数据分析第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101页
   ·两种基因型水稻地上部分干重的差异第93-95页
   ·两种基因型水稻地上部分Cd含量的差异第95-96页
   ·两种基因型水稻地上部分Ca、Zn、S含量的差异第96-98页
   ·不同品种水稻分蘖期、收获期地上部Ca、Zn、S与Cd含量的关系第98-101页
 3 讨论第101-103页
 4 结论第103-104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不足之处及展望第104-108页
 1 研究结论第104-106页
   ·镉胁迫对两种基因型水稻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第104页
   ·镉胁迫下两种基因型水稻根际镉的变化及其微生物响应第104-105页
   ·不同供铁条件下两种水稻品种根际分泌物对镉吸收的影响第105页
   ·外源添加元素锌、钙、硫对两种水稻镉吸收的影响第105-106页
 2 创新点第106页
 3 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S)第108-135页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后置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C/P)比城镇污水性能研究
下一篇:黄瓜果实成熟度与耐冷性的关系及其生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