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1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植物抗寒性与细胞膜系统的关系 | 第15-16页 |
·植物抗寒性与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关系 | 第16-17页 |
·植物抗寒性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的关系 | 第17-19页 |
·植物抗寒性与Ca~(2+)信号的关系 | 第19-20页 |
2 植物抗寒基因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抗寒功能基因 | 第20-22页 |
·抗寒调控基因 | 第22-24页 |
3 提高植物抗寒能力的方法 | 第24-27页 |
·外源物质调控 | 第24-25页 |
·抗寒品种选育 | 第25-27页 |
4 木本植物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基因型对木本植物离体快繁的影响 | 第27页 |
·外植体对木本植物离体快繁的影响 | 第27-28页 |
·基本培养基对木本植物离体快繁的影响 | 第28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木本植物离体快繁的影响 | 第28页 |
·光照条件对木本植物离体快繁的影响 | 第28-29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9-32页 |
第二章 模拟降温对茉莉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2-50页 |
摘要 | 第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低温处理 | 第33页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33-37页 |
·抗寒性分析方法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低温胁迫对膜系统的影响 | 第37-39页 |
·低温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39-42页 |
·低温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低温胁迫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低温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抗寒性分析 | 第46-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三章 自然降温对茉莉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0-60页 |
摘要 | 第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材料及培养方法 | 第50-51页 |
·气温变化情况 | 第51页 |
·生理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51页 |
·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自然降温对膜系统的影响 | 第52-53页 |
·自然降温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自然降温对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自然降温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3 讨论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茉莉生理代谢的调节作用 | 第60-72页 |
摘要 | 第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试验材料 | 第60页 |
·试验设计 | 第60-61页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61页 |
·数据分析 | 第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71页 |
·不同浓度SA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茉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61-65页 |
·不同浓度ABA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茉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65-68页 |
·两种外源物质对茉莉抗寒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 第68-71页 |
3 讨论 | 第71-72页 |
第五章 茉莉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基因片段的克隆与低温表达分析 | 第72-86页 |
摘要 | 第72-73页 |
1 材料 | 第73页 |
·植物材料 | 第73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73页 |
·常用试剂 | 第73页 |
·试剂盒 | 第73页 |
2 方法 | 第73-77页 |
·植物材料处理 | 第73页 |
·总RNA提取 | 第73-74页 |
·单链cDNA的合成 | 第74页 |
·P5CS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克隆和测序 | 第74-76页 |
·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76-77页 |
·低温胁迫不同时间下叶片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77页 |
·引物设计及序列分析软件 | 第7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7-84页 |
·茉莉总RNA的提取 | 第77页 |
·目标片段的获取及分析 | 第77-80页 |
·半定量PCR反应条件优化 | 第80-83页 |
·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对茉莉P5C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3页 |
·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后茉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83-84页 |
4 讨论 | 第84-86页 |
第六章 茉莉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 第86-98页 |
摘要 | 第8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6-90页 |
·材料 | 第86-87页 |
·无菌材料的建立及启动培养 | 第87页 |
·增殖培养 | 第87-89页 |
·生根培养 | 第89页 |
·炼苗与移栽管理 | 第89页 |
·培养条件及数据分析 | 第89-9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0-97页 |
·消毒处理和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启动培养的影响 | 第90-92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腋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 第92-96页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和处理对幼苗生根的影响 | 第96-97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97-98页 |
图版Ⅰ | 第98-100页 |
全文结论与讨论 | 第100-104页 |
1. 茉莉对低温胁迫的响应过程 | 第100页 |
2. 低温对茉莉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3. SA和ABA对茉莉耐寒性的调节作用 | 第102页 |
4. 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基因片段克隆与低温表达 | 第102-103页 |
5. 茉莉离体快繁体系 | 第103-104页 |
创新之处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