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绪论 | 第13-29页 |
1 植物品种DUS测试概述 | 第14-19页 |
·DUS测试含义 | 第14-15页 |
·DUS测试作用 | 第15-16页 |
·为植物新品种授权和品种审定、注册登记提供技术支撑 | 第15页 |
·可用于种子(种苗)纯度的质量监测 | 第15页 |
·可用于对植物品种进行真实性评价 | 第15-16页 |
·植物品种DUS测试依据 | 第16-17页 |
·基于测试性状的DUS评价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我国水稻品种测试现状 | 第18-19页 |
·DUS测试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 第19页 |
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品种测试中的应用 | 第19-26页 |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 第20-22页 |
·RFLP | 第20页 |
·RAPD | 第20-21页 |
·AFLP | 第21页 |
·SSR | 第21-22页 |
·SNP | 第22页 |
·分子标记在植物品种测试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分子标记在植物品种测试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 第24-26页 |
·分子标记在植物品种DUS测试中的优点 | 第24-25页 |
·分子标记在植物品种DUS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3 植物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相关研究 | 第26-29页 |
·植物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植物品种稳定性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第一章 基于DUS测试的水稻标准品种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 | 第29-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水稻标准品种及其来源 | 第30-31页 |
·材料种植及形态性状鉴定方法 | 第31-33页 |
·材料种植方法 | 第31页 |
·形态性状调查鉴定方法 | 第31-33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3页 |
·多样性分析 | 第33页 |
·聚类分析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水稻标准品种的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 | 第33-36页 |
·聚类分析 | 第36-37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37-39页 |
第二章 水稻标准品种DNA指纹图谱多样性分析 | 第39-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试验材料及其来源 | 第39-40页 |
·DNA提取、扩增及电泳 | 第4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0页 |
·多样性分析 | 第40页 |
·聚类分析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籼型标准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0-42页 |
·粳稻标准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2-44页 |
·聚类分析 | 第44-4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水稻DUS测试中SSR标记的评价及品种多样性分析 | 第47-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水稻材料 | 第47-48页 |
·SSR分析方法 | 第4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8页 |
·多样性分析 | 第48页 |
·聚类分析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24对标准SSR引物的多样性分析 | 第48-50页 |
·聚类分析及其应用 | 第50-5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基于DUS测试标准品种的形态性状稳定性和重要性分析 | 第60-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试验材料 | 第61页 |
·材料种植及形态性状鉴定方法 | 第61-63页 |
·材料种植方法 | 第61页 |
·形态性状调查鉴定方法 | 第61-6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AMMI模型分析 | 第63-64页 |
·随机森林 | 第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测试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第64-69页 |
·目测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第64-67页 |
·量测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第67-69页 |
·测试性状的重要性分析 | 第69-70页 |
3 讨论 | 第70-71页 |
4 结论 | 第71-72页 |
第五章 不同施氮水平对DUS测试标准品种形态性状表达稳定性的影响 | 第72-8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6页 |
·试验材料 | 第73-74页 |
·材料种植及形态性状鉴定方法 | 第74页 |
·材料种植方法 | 第74页 |
·形态性状调查鉴定方法 | 第74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74-76页 |
·AMMI模型分析 | 第74-75页 |
·方差分析 | 第75-76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76-79页 |
·测试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第76-79页 |
·目测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第76-78页 |
·量测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第78-7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79-81页 |
第六章 全文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4页 |
附录A 949个水稻品种基本信息表 | 第94-106页 |
附录B 水稻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 | 第106-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作者简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