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8页 |
·爱国主义的内涵 | 第12-14页 |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与联系 | 第12-13页 |
·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 | 第13页 |
·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实质 | 第13-14页 |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 第14页 |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 第14-18页 |
第3章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 第18-24页 |
·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 第18-19页 |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19-24页 |
·高校大学生混淆国家与政府的概念 | 第19-20页 |
·教育活动缺乏连续性、长期性 | 第20页 |
·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 | 第20-21页 |
·爱国主义教育机制不够健全 | 第21页 |
·爱国主义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 第21-22页 |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4页 |
第4章 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 第24-37页 |
·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第24-29页 |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国家和政府的关系 | 第24页 |
·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点 | 第24-27页 |
·转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 第27-28页 |
·注重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 | 第28-29页 |
·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第29-32页 |
·结合社会实际,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 第29-30页 |
·正面引导为主,深化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 第30-31页 |
·区分层次,采用典型教育 | 第31页 |
·提倡理性爱国的行为方式 | 第31-32页 |
·以制度创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建设 | 第32页 |
·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 | 第32-34页 |
·构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平台 | 第34-35页 |
·强化网络的正面功能 | 第34-35页 |
·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力度 | 第35页 |
·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化 | 第35-37页 |
·发挥家庭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 第35-36页 |
·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园环境 | 第36页 |
·明确社会团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职责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页 |